周國平:衡量教育質量,首先把孩子當「人」

為什麼我們期望教育體制去行政化?行政化最大的問題就是價值導向,行政化會讓教育含量很低的甚至沒有教育含量的量化指標和行政指標來裁決教師的質量,這樣造成的結果不言而明。
到底如何衡量教育質量?談到這個話題的時候首先牽扯到一個問題:什麼是教育?
 
我想有一點可以達成共識:教育不是製造,學生不是產品。所以衡量教育質量,不可能用外在的需求、外在的目的來製造機械產品,來制定指標,用指標來衡量。所以,要提高教育質量,一個前提就是把學生當成人,了解學生的成長,再決定如何培育他們。
 

把學生當成「人」

 
我說的把他當作「人」有兩個含義:
 
一是把學生當成人性意義上的人。教育就是要讓他享受一些東西,讓他得到很大的發展。讓他在上學的時候、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體會到人性的豐富、做人的尊嚴、做人的快樂。這個目標應該要一直進行。
 
二是個性的發展,要把每個學生看成獨特的個體,讓他能夠顯示出最好的禀賦,得到發現,得到發育。
 

教育方式需要人性化

 
如果說在教育的目標上,能夠定量,那教育的方式上要人性化,包括課程的設計、教學的方法以及教材本身。從小學或中學開始,就是「少而精」,每一門課程讓學生掌握主要的原理即可,這樣給學生留出多的自由時間來。
 
現在的情況很糟糕,我是有親身體會的。我的兒子現在上小學三年級,從星期一到星期五,從早到晚他都在學習,回家以後每天花兩個小時做作業。孩子感覺痛苦不堪,他經常問的問題是:「世界上為什麼要有學校?你們大人為什麼不上學?他的願望就是可以不上學。」如果一個孩子他過的不是孩子的生活,這就沒把他當孩子,童年階段,沒有把他當做一個人。
 
同樣,我認為在課程上,針對不同的孩子,課程應該要有差異。人是不一樣的,小學應該允許偏科,中學應該有選課的自由。這一點從我兒子身上看出來,他的語文特別糟糕,但我的女兒語文特別好。女兒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就可以自己看書了。但是兒子對文字非常拒絕,一旦默寫生字,上語文課,就很難受,但是他很喜歡畫畫,他的畫很多畫家看後都稱讚。
 
孩子是不一樣的,你是沒法規定他的。這種情況,我們是應該所有的課程讓他全部抓住,還是認識到其中的差別?
 

重視孩子的心理發展

 
我的兒子語文考試經常倒數第一,我告訴他:「沒關係,你看爸爸現在語文還不錯吧,是作家吧,但我小學的時候語文也不好」。我現在最怕的不是兒子的語文學不好,是他心裏的壓力太大。
 
一個孩子在童年、少年的時候,是人性發展最活躍的階段,假若他不能體會到做人的尊嚴和幸福就太糟糕了。
 
比如說教材,從小學到中學,尤其是語文,我覺得裏面很多內容,實際上是對人的理智、心靈的侮辱。如果說我們要真正做到教育目標上以人為本,教學方式上人性化,這裏面關鍵的是確定教學目標,要把學生當人,這樣你才會知道應該給孩子什麼東西,從自己身上體會到心理發展生長的重要東西是什麼,你就會給孩子這個東西。
 
這樣的老師從哪兒來?我認為很多人都可以成為這樣的老師,關鍵在於體制。體制最重要的力量是什麼?就是價值導向。不同的體制就有不同的價值導向。一種體制會按照一種價值導向來選拔符合要求的人。好的體制應該有這樣人性功能的,那些心智活躍的,高貴的,有想像力的老師會成為優勝者。
 
為什麼我們期望教育體制去行政化?行政化最大的問題就是價值導向,行政化會讓教育含量很低的甚至沒有教育含量的量化指標和行政指標來裁決教師的質量,這樣造成的結果不言而明。
 
(封面圖片:Pixabay)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