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刀不能斷水

在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建構香港情、中國心、世界觀的共同體,是難得的歷史機遇,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要相輔相成,一起面對「記憶責任」,且要珍之重之行之。

在不同的場合,與不同的群體聚會裏,偶爾都會被問到,歷史經已過去,又不能再現,何必老是懷念過去,倒不如面向未來更為實在。亦有人指出,歷史鑑古知今,很是有用,但要記的教訓太多,艱深難明,更談不上應用了。這是對歷史學問認知認同的大課題,是歷史研習要成科成系的專業領域問題。

早前在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頒獎禮上,以書面語說出:法國第20任總統德斯坦曾提出「記憶責任」。筆者認為這對念歷史的、喜愛閱讀並反思歷史的,植入了多元而深層的意義。從教育角度看,這是一份初心,是赤子之情,也是歷史價值。朱熹《觀書有感》所載:「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愈來愈感知,記歷代興亡、政治、文化、社會、制度乃至民間普羅生活的流變,歷史的序章是十分重要,抽刀不能斷水,由此引申,家事、國事、天下事,莫不如是。家道衰落,國運頹唐,總有因由,不欺歷史。港大中史碩士同學會同仁,懷抱熱誠,先後舉辦全港中學中國歷史研習獎勵計劃及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以此實踐推動並優化國史教育為職志。

優良傳統,必有感恩價值的生成。兩項活動在香港學校考試課程繁重,各項課外活動擠得滿滿,師生都十分忙碌的情況下,都能持續保持高度參與率,除感謝歷來積極支持活動的各校師生外,筆者更必須代表本會對多年同行者,包括丁新豹教授的學術指導,以及出心出力支援,默默又無私作出財政承擔的郭媛平女士,以及眾多媒體幫忙協辦,衷心致謝。《星島日報》教育版提供寶貴的版面,供本會的「根本月報」刊載,至今超過10年了。過去幾年,國史教育中心(香港)全力幫助統籌活動,在此也必須言謝。

本屆頒獎禮蒙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博士主禮致辭,教育局副秘書長陳慕顏任致辭嘉賓。二人在百忙中蒞臨並全程參與,對本會未來的工作是很大的鼓勵。確實,在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建構香港情、中國心、世界觀的共同體,這是難得的歷史機遇,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要相輔相成,一起面對「記憶責任」,且要珍之重之行之。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何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