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潘銘基教授又有新作面世,邀請我作序,由於不少文章是在灼見名家傳媒首發,我義不容辭,連夜把書稿看完。有些文章之前看過,再看仍深受感動。
中大中文系獨特之處
《庠序聞見》寫潘教授在學府近年的親身體驗,很感親切。在新聞界工作超過35年,我最喜歡的題材是高等教育,每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我都想看看那裏的大學,有什麼獨特的人文景觀。中大校園擁有靈山秀水,令人嚮往;潘教授能有機會受教、授業多年,令人羨慕。我與潘教授有些相同的經驗,預科修讀中文,我當年修讀中大預科,先後兩次應考中大入學試。第二年有機會獲得中文系筆試、面試的機會,在中國文化研究所流連忘返,可惜未獲取錄。第三年我以港大預科中文優異成績加中大預科舊成績再報中大中文系,面試後仍不能中榜,終於選擇入讀港大中文系,無緣與潘教授做系友。
港大與中大中文系的定位有點不同,港大中文系歷史悠久,2027年將迎接100周年,早年更是文、史、哲、翻譯甚至藝術、考古的課程都涵蓋。80年代我念書時沒有什麼必修科,同學各取所需,有些盡選八張文學,有些則專攻歷史,有些醉心先秦諸子或佛學,有些深研中國近300年思想史,每位畢業生都各有修煉,各自精彩。看潘教授的文章才認識中大中文系有不少必修及選修科,琳瑯滿目,比港大豐富。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我覺得有一定的必修科有好處,基本功會紮實一些,畢業後當老師不會書到用時方恨少。
走出象牙塔面向群眾
像潘教授那樣,在繁重的教研工作以外,願意在不計算學術成果的報刊網媒寫文章的大學老師愈來愈少。我念大學的年代教授拿了終身職後,日子過得可以很逍遙,閒來可以寫報刊專欄,之後結成文集,甚至可以成為暢銷作家。有些教授上電台、電視開咪,或者成為時事評論名嘴,專家論政甚受社會重視。近20年各所大學都往研究型發展,老師發表論文壓力甚大,願意在非學術的園地分享,已經變成「稀有動物」。潘教授孜孜不倦分享在學府的所思所想,中文系學者願意走出曲高和寡的象牙塔,面向群眾,令人敬佩。
中文系多用母語或普通話授課,師生關係比較密切,潘教授在書中回憶的兩位非本地老師鄭良樹教授及吳宏一教授我都接觸過。我在1994年進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念兼讀的哲學碩士,都是白天上課,黃昏至深夜到報社上班。我的論文指導老師鄭赤琰教授與鄭良樹教授都是星馬人士,經常見面。我偶有機會與兩位鄭教授一起吃午飯,無所不談,可惜沒有機會旁聽他在中文系有趣的課。近年我擔任嶺南大學中文系顧問委員會成員,有一兩年與吳宏一教授一起開會吃晚飯,他很有學者風範。潘教授的老師何文匯教授是我的港大中文系師兄,才高八斗,在中大中文系任教多年後出任大學教務長。他一直非常熱心社會的文化事業,寫文章、做話劇、當評判、拍視頻,推動文教、提攜後輩不遺餘力,受人景仰。正是何教授的引薦,我在四年前認識潘教授,幾年來他為灼見名家傳媒舉辦的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提供了很多寶貴意見及幫助,身體力行,盡心盡力推動傳統文化,毫不計較。
中大校園之美令人神往
書中描寫了不少中大四時自然景物,校園之美,令人神往。念港大我最沉醉在古老的文化,在受保護的本部大樓中文系上課,在歷史悠久的明原堂住宿,在書香四溢的中文學會擔任主席,在名人輩出的學生會當副會長,兩所老牌大學,各擅勝場,我有幸能涵泳其中,是難得的福氣。我在中大念碩士那幾年,不再有本科生那份寄情山水的閒情,無法像潘教授那樣可以近距離觀魚賞鳥的逸致,每次返校都是來去匆匆。我反而爭取機會訪問校內知名學者如高錕校長、李國章院長、金耀基院長、李金銓教授、翁松燃教授等,大大豐富了我的新聞事業。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中文系的老師與學生都應該有一份承傳中國文化的使命感,任重道遠。潘銘基教授是專研儒家文化及古籍專家,勤於著述,樂於分享,新書付梓前有幸讓我先睹為快,預祝洛陽紙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