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提及:五、休眠效果 / 沉睡效應(Sleeper Effect),今期再續。
在英語單詞中,你認為以K開頭的單詞多,還是K作為第三個字母的單詞多?大部分人會認為是前者,但實際上以K作為第三個字母的英文單詞數量比以K開頭單詞多。這個簡單的語言學實驗,揭示了人類認知的一個普遍現象:可得性偏誤(Availability Bias)。
我們之所以認為,K開頭的單詞更多,是因為這些單詞在我們的記憶中更易被提取,相反要獲取第三個字母的記憶就難得多。
六、可得性偏誤
可得性偏誤描述了人們傾向於根據容易獲得的訊息,以判斷事物特性。這種偏誤深深植根於我們思維方式中。當需要對某事作出判斷時,往往會依賴最容易想得到的訊息。然而,某些訊息容易被記住,並不意味着它在現實中更具代表性或更常見。
在日常生活中,這種認知偏差會導致我們錯誤評估風險。比如,人們通常會高估空難、恐怖襲擊等事件發生的概率,因為這類事件常常得到密集的媒體報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相反,我們往往低估了心臟病、糖尿病等常見疾病的風險,儘管這些才是真正的生命威脅。
現代訊息技術進一步加劇了可得性偏誤。社交媒體演算法,傾向於推送能引起大眾強烈情感反應的內容,戲劇性事件獲得較多關注和傳播。因為大減價、促銷商品更受歡迎,電子商務推薦算法主要是推送這類熱賣貨物;這導致我們的訊息來源變得更加片面,強化了已有的認知偏差。在訊息繭房中,我們很容易對現實產生扭曲的認知。
若要減少可得性偏誤的影響,首先需要意識到這種偏誤的存在。在作出重要決策時,我們應該主動尋求多元化的訊息來源,而不是僅僅依賴最容易獲取的訊息。
培養批判性思維,重視對訊息的來源分析,可以幫助我們更客觀地評估事物的概率和風險。
在實際決策中,可以採取一些具體措施,以減少可得性偏誤的左右。決策前要充分收集訊息,特別要注意尋找可能被忽視的訊息和反面的案例。重要決策最好設置一個冷靜期,避免受到情緒的過度衝擊。在決策過程中,考慮決策的長期影響,並定期回顧評估決策的效果。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