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gɛŋ35)
粵語的「頸」,在現代漢語共同語裏,叫「脖子」或者「頸項」。「頸」在現代漢語共同語裏是「不成詞語素」。所謂「不成詞語素」又稱「非詞語素」,是「不能獨立成詞的語素」(參董紹克、閻俊傑《漢語知識詞典》「不成詞語素」條)。閔龍華《現代漢語用法詞典》「頸」條:「<素>(1)脖子:頸項|長頸鹿。」
然而,粵語中的「頸」跟甲骨文一樣,是可以獨立成詞的。如說:「我條頸特別長㗎!」意思就是說:「我的脖子特別長的!」崔恒昇《簡明甲骨文詞典》(增訂本)「頸」條,義項一:「脖子的前部。『王占:率頸于卜。』(《合集》一六八四六)」崔氏所引甲骨文的意思是:「(商)王這樣解讀:在卜這個地方進行『率』(頸)的祭禮。」(黃氏案:《說文》‧肉部有「
」字,其或體為「膟」,義為「血祭肉也」,而清朝《說文》四大家當中的桂馥及段玉裁均指出「肉」字為衍文[參張舜徽《說文約注》「」條],即《說文》原文只當作「血祭」。可見甲骨文的「率」當即《說文》的「膟」的初文。)似乎很多人都知道,古文中的「頸」與「項」有別,前者是「頸項」的前部,後者是「頸項」的後部。不過籠統地說,「頸」還是可以兼前後而言的。譬如在大家都熟悉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裡面就有這樣一句:「兔走觸株,折頸而死。」(《韓非子‧五蠹》)這裏的「頸」就不可能單指頸項的前部,而必然是就整個頸項而言。另外《孔子家語‧困誓》裏面言一段文字也是例證:「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獨立東郭門外,或人謂子貢曰:『東門外有一人焉,其長九尺有六寸,河目隆顙,其頭似堯,其頸似皋繇,其腰似子產,然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纍然如喪家之狗。』」同樣,說孔子的「頸似皋繇」時,不可能只是說孔子的頸項的前部像皋繇,而必然是就整個頸項而言。又蔡琰《悲憤詩》:「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抱頸」自然也不可能只抱頸項的前部。又唐張鷟《朝野僉載》卷二:「王弘,冀州恆水人,少無賴,告密羅織善人。……時有告勝州都督王安仁者,密差弘往推索,大枷夾頸,安仁不承伏。」所謂「大枷夾頸」也不可能只夾頸項的前部吧?總之,古文獻可以證明,粵語以「頸」為「脖子」也是傳承了上古漢語的習慣。
至於「脖子」一詞,根據《漢語大詞典》(網上版),最早的用例見於元朝關漢卿的雜劇《單刀會》第三折,其文云:「青龍偃月刀,九九八十一斤,脖子裡着一下,那裡尋黃文來?」相較之下,「頸」早於「脖子」二千多年了。希望那一部分盲目奉普通話為漢語正宗的粵人,將來說粵語時不至於用「脖子」取代「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