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1000天 俄羅斯經濟愈打愈有錢?

俄烏戰爭以來,普京通過「軍事凱恩斯主義」,某種程度上重新分配了國家財富,取得了不少中下層民眾的支持,但是長遠而言,這麼做難以為繼,也在透支着俄羅斯經濟和民族的未來。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遭到美歐國家的嚴厲制裁,累計的制裁措施已經超過了1萬項,制裁的主要目標是針對俄羅斯的資金流動,一半的俄羅斯外匯儲備被凍結,俄羅斯銀行約70%的海外資產也被凍結,大部分銀行已經被排除出SWIFT國際資金清算系統之外。

市場已經適應了美國的新制裁

2024年11月21日,美國財政部又公布了新一輪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宣布對剩餘50多家俄羅斯銀行,40多家證券機構實行新的制裁,徹底斷絕了俄羅斯使用美元支付的路徑,包括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這是俄羅斯最後一家未受制裁的主要金融機構,也是俄羅斯天然氣出口的主要資金通道。

普京簽署總統令,為購買俄羅斯天然氣的歐洲買家提供了新的支付方式,盧布匯率開始回升。(Wikimedia Commons)
普京簽署總統令,為購買俄羅斯天然氣的歐洲買家提供了新的支付方式,盧布匯率開始回升。(Wikimedia Commons)

消息一出,盧布匯率在此後的一星期出現了暴跌,對美元歐元都暴跌了10%以上,創下自2022年3月以來的新低,但是隨後普京簽署總統令,為購買俄羅斯天然氣的歐洲買家提供了新的支付方式,盧布匯率開始回升,逐漸回到了新制裁出台之前的水平。

也就是說,市場已經適應了新制裁,俄烏戰爭以來,俄羅斯經濟看起來比想像的要有韌性很多,GDP在2022年經歷了2.1%的負增長之後,在2023年實現了3.6%的正增長,2024年前三季度增長了4.2%,比很多沒有經歷戰爭的國家還要高,甚至有人說俄羅斯經濟愈打愈有錢,這是怎麼回事呢?

針對俄羅斯的能源制裁沒預期有效

俄羅斯經濟的最大底氣,在於它有大量的能源可以出口,而這方面的制裁未如想像的那麼有效。

戰爭發生之後,歐洲對俄羅斯石油禁運,七國集團也對俄羅斯石油出口設定價格上限,導致2023年上半年,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收入同比下降了47%。

中國印度大量采購俄羅斯石油,佔到俄羅斯出口總量的90%。(Wikimedia Commons)
中國印度大量采購俄羅斯石油,佔到俄羅斯出口總量的90%。(Wikimedia Commons)

但是隨後情況發生變化,一方面制裁措施漏洞百出,海上有大量的俄羅斯「幽靈油輪」,關掉衛星定位和應答系統之後,在海上暗戳戳的進行交易。另一方面,中國印度大量採購俄羅斯石油,佔到俄羅斯出口總量的90%,據說部分出口到印度的石油,又被加價轉賣到了世界其他地方。

制裁相對比較有效的是天然氣,因為俄羅斯天然氣出口主要依靠管道,管道是固定的,相對於可以到處亂跑的油輪更好管控。

北溪管道在2022年9月已經被摧毀,德國從俄羅斯的天然氣進口幾乎歸零,剩下通過烏克蘭的管道還在運作,但是烏克蘭已經明確表示,不會在2025年1月1日合同到期之後續約。

俄烏戰爭以來,歐盟國家經過努力,已經將俄羅斯的天然氣佔進口的份額,從此前的40%下降到目前的8%,擺脫了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從2022年9月起,美國取代了俄羅斯,成為歐洲最重要的天然氣供應國,佔其供應量的1/5,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則在2023年虧損了69億美元,出現了20年以來的首度虧損。

但是與此同時,匈牙利、捷克、瑞士、塞爾維亞、波斯尼亞、黑山等國家,仍然在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加上中國和印度的進口,這些保證了俄羅斯財政的基本盤。

俄羅斯加大軍事領域投入

俄羅斯的另一個對沖制裁的做法,是加大在軍事領域的投入,製造表面的繁榮。

2021年,俄羅斯的國防支出大概是380億美元,到2024年已經暴增到1400億美元,佔政府總開支的35%,這種將巨額資源轉移到國防部門,使經濟軍事化的政策,稱之為「軍事凱恩斯主義」。

大規模的投入,一方面促進了機械製造、軍工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推高了這些領域的產出,另一方面,支付給士兵的薪水和撫恤金,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轉移支付,改變收入分配方向的效果。

俄羅斯士兵的起薪為20萬盧布(1.3萬人民幣)每個月,今年已經漲到了40萬盧布。(Wikimedia Commons)
俄羅斯士兵的起薪為20萬盧布(1.3萬人民幣)每個月,今年已經漲到了40萬盧布。(Wikimedia Commons)

冷戰時期,蘇聯在圖拉、新西伯利亞等州設立了很多兵工廠,蘇聯解體之後,對國防的需求下降,這些工廠被迫關門,工人失去了生計。而這兩年因應戰爭的需要,又大規模的啟動軍工生產線,帶動了這些地方的經濟發展,而且因為徵兵造成的勞動力短缺,工人的薪資也隨之飆升。

而到前線參戰的俄羅斯士兵的起薪,此前達到了20萬盧布,也就是1.3萬人民幣每個月,隨着兵員愈來愈少,今年已經漲到了40萬盧布,個別區域還提供補貼,比如來自莫斯科的士兵有190萬盧布,大概是13萬人民幣的一次性補助,假設能夠在軍中撐過一年,就有機會得到500多萬盧布的獎金,也就是大概34萬人民幣。

2021年,俄羅斯老百姓的平均月薪才7.8萬盧布,也就是大概5300人民幣,士兵的薪資已經是平均薪資的兩倍多到五倍多,而且俄羅斯的兵員,主要來自於邊遠和少數民族地區,這些地方平均收入更低,消費也更便宜,士兵拿到這麼高的薪水,家人因此高消費,甚至買房的情況屢見不鮮。

而俄羅斯士兵如果陣亡的話,能夠得到總共1241.2萬盧布,也就是約100萬人民幣的撫恤金,對於普通俄羅斯家庭來說,這毫無疑問是天文數字。

俄軍的具體陣亡人數外界無從得知,但是保守估計最少也有3萬人,這些賠償金流入俄羅斯經濟,就在某些地區某些領域,讓人產生了俄羅斯經濟依然繁榮,愈打愈有錢的印象。但隨之而來的是通脹,2023年,俄羅斯人的平均月薪已經上漲到了10.4萬盧布,短短兩年上漲了逾30%。

在其他產業凋敝的情況下,俄羅斯經濟未來對能源出口的依賴只會變本加厲。(Wikimedia Commons)
在其他產業凋敝的情況下,俄羅斯經濟未來對能源出口的依賴只會變本加厲。(Wikimedia Commons)

2024年10月,俄羅斯的基準利率已經高達21%,但是當月的通脹率依然居高不下,食品價格的飆升尤為顯著,黃油的價格同比上漲了30%,土豆上漲了65%,橘子上漲了50%,這對普通民眾的生活造成了沉重負擔,很大程度上侵蝕了工資的漲幅,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持續下去的話,未來可能會引發更大的社會矛盾和經濟動盪,畢竟超過20%的利率還抑制不住的通脹,對任何經濟體來說都是定時炸彈。

俄羅斯經濟2025年情況會更加困難

2024年11月19日,俄羅斯央行行長納比烏林娜就坦言,俄羅斯經濟目前已經接近資源枯竭的狀態,並預言2025年情況會更加困難。

除了高通脹隱憂之外,「軍事凱恩斯主義」必然意味着在教育、衛生等其他方面的支出會大幅減少,這會嚴重影響民眾的福利和國家的長遠發展能力。

至於在全球向新能源轉型的背景下,俄羅斯如何應對這種國家整體戰略,目前就更加顧不上了,在其他產業凋敝的情況下,俄羅斯經濟未來對能源出口的依賴只會變本加厲。

俄烏戰爭以來,普京通過「軍事凱恩斯主義」,某種程度上重新分配了國家財富,取得了不少中下層民眾的支持,這些人受教育程度比較低,容易受到宣傳的影響,只要薪水增加就會挺普京,再加上低外債高黃金儲備,以及石油、天然氣出口等有利因素,可以讓俄羅斯贏得相當長的戰爭時間,但是長遠而言,這麼做難以為繼,也在透支着俄羅斯經濟和民族的未來。

原刊於「世界靈敏度」微信公眾號,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趙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