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學習的起點放給學生

「把學習的起點放給學生」,學生學習的動力完全不一樣,學習的效果也完全不一樣;也就是說,「把學習還給學生」,是把學生的學習推向新的層次。

上周談到「把學習還給學生,作為教育改革的關鍵之點。上周只是集中探討提出這句話的「為什麼」,也就是「把學習還給學生」的必要性。文章登出以後,又與一些教育界的朋友交流。他們提出的意見,再讓筆者的思路進入了一個新天地──可行性。

有朋友傳來內地教育評論者談「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是講教師如何把學習目標明確告訴學生,然後設計好有關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進行需要的學習。類似的案例,在網上不少。這種教學也可說是「把學習還給學生」的一種,就是讓學生在教師設計好的過程中學習;而不是靠教師的講授、學生的聽講作為學習的全過程。這些例子也說明了,「把學習還給學生」有各種可能性,實踐起來有一個光譜。有了這個光譜,就可以有「把學習還給學生」從易到難的階梯,這個說法(或口號?)也不會給人離地的感覺,且可以有更多人──教師和家長──參與讓學生「擁有學習」的機會。這應該是教育發展的下一步。

下面兩個例子,本欄都介紹過,而且也在不同的場合有過介紹。但是有了新的思路,重新分析起來,對這些例子又有了新的認識。

戲劇表演能讓學生學習到決策、資源分配、危機處理等平常課堂無法學到的技能。(Shutterstock)
戲劇表演能讓學生學習到決策、資源分配、危機處理等平常課堂無法學到的技能。(Shutterstock)

克服學生學習不可控的疑慮

例子一:戲劇表演。小學三年級的學生,10個人一組排演《三隻小豬》,一周後演出。老師申明不會干預,10個人就討論起來了;不久,就自然出現了一位主席主持討論。首先大家覺得《三隻小豬》只有小豬3兄弟、豬媽媽、豺狼5個角色,少了一點;於是決定改寫劇本,加多兩隻狗,變成7個角色。第二步是分配角色,經過一番議論就定下來了。第三步是試演,卻發覺飾演狗的同學不會吠,拿他沒辦法;於是大家決議罷免他,另選演員……等等。

多年前介紹這個例子的時候,主要是覺得,如此簡單易行的一個活動,學生卻從中學習到平常課堂無法學到的技能──decision-making、resource-allocation、crisis-management(決策、資源分配、危機處理),這些本來是大學甚至是碩士課程才會學的,卻讓小學三年級的學生經歷了,可以說是提前了10多年。當時的觀察是,這學校把學習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固守在正規「課程」的教學形態。

現在再看,又覺得這個項目的背後,有許多理念上的突破。

一、是比較認真的「把學習還給學生」。學生是整個學習過程的主體,他們擁有這個過程。

二、把學習的起點放給學生。這是一個特點,教師並沒有在開始之前頒下許多規條、要求、標準,這是「把學習還給學生」很關鍵的一步。

三、教師的角色仍然很重要,需要的是整個設計的心思,故事的選定、分組的大小、過程中的不干預、最後的目標──演出,都是教師的設計。

四、教師需要有胸襟,信任學生的能力,相信學生能夠掌握這樣的活動。這應該是在學校不斷的實踐中逐漸認識的。

五、教師也要有準備,學生運作起來會有許多教師事前意想不到的,可以有驚喜,也可以「一團糟」。實踐證明,有了「演出」這個具體的目標,學生總會有辦法達到合理的成果。

準備學生學習的多元發散特點

六、過程是發散型的。教師對學生的多元要有所準備,因為會有許多不同的過程和結果,跳出教師「可控」的舒適帶(comfort zone);也要預期學生會有不同程度的成功、不同程度的失敗。焦點不在最後的演出,而在於學生經歷的過程。假如有6組學生,很可能就會有6種不一樣的過程。這才是正常的。

七、讓學生經歷群體生活,這是很重要的一點。現代的中小學生活一般是強調個人努力,考試時更把人際溝通當成作弊,大學才開始有小組的共同作業。這裏的例子,就不只是要學生合作完成一個預設的作業,而且是合力創作一次演出;學生的學習因此變得非常豐富。

八、教師必須在演出之後,給予學生回顧的機會(筆者沒有追蹤這個階段),最好不是由教師貿然下結論、做裁判,而是讓學生自己踴躍討論,教師最後加以概括。

九、應該有準備,學生們在這個過程中的收穫會很不一樣;沒有標準答案,也不必強求全班有一致的共識。他們經歷的,是一個群體討論協作的學習過程,不管這個過程的怎樣走出來的。這裏提出這幾點,很可能是「把學習還給學生」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經歷的教學理念變化。

例子二:創意默書。許多學校已經在實行了。小學低年級認字,一般是教師安排作業,要學生背熟一段文字,第二天在堂上默寫(背默);又或者在堂上教了一些單字或者單詞,在堂上由教師讀出,學生按音默寫(聽默);當中假設學生努力背了、記了字形,就能夠獨自寫出這些預定的字或詞。這些傳統的默書,都是教師設定了字彙或者詞彙,讓學生去熟悉。學生是「你要我寫這些,我就寫這些」,對這些字或詞沒有「擁有感」,也沒有「現實感」;而努力的目的,就是測驗不要不及格。

透過創意默書,學生可以把字和詞與現實生活聯繫起來了,令它們有了意義。(Shutterstock)
透過創意默書,學生可以把字和詞與現實生活聯繫起來了,令它們有了意義。(Shutterstock)

讓現實成為學生學習的起點

創意默書的起點在學生。準備一張大紙,設定主題,例如一個是「早餐」,比較具體;另一個是「春天」,稍為抽象一些。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們就圍繞着這個主題,在紙上寫上有關的詞彙;要求起碼6個單詞、每個3分,不論出處,學生可以看書、可以問父母……反正是學生自己找出來的。因為有一個主題,所以字詞之間有一點概念上的聯繫,而且是學生根據自己想到的。這其實是學生腦子裏構建詞彙的過程,學生是這個過程的起點。在筆者看到的例子中,一名學生可以寫上30至40個字詞。

這個起點很重要。首先是學生把字和詞與現實生活聯繫起來了,令它們有了意義。其意義不在於為了寫作業拿分數,也不是因為老師說要學就學。給字詞賦予意義,是多麼重要!但是我們學校裏的慣性習俗,也許早就把這忘得一乾二淨。

這樣學習字詞,學生是否以後就認得、記得、能寫、能用?那是第二步。有教師拿到了學生的創意默書作業,收下也就完了,很可惜。有教師把學生分成5個人的小組,讓每個小組選出20個詞,向全班介紹。學生於是在小組裏面開始七嘴八舌的討論,最後選出本組的20個詞。在這個討論和挑選的過程中,會有無數關於推選每個詞的爭論、解釋,實際上可以加深對這些字詞的認識。每一組向全班介紹的時候,又需要進一步解釋推選這20個字詞的理由,再進一步加強認知。假如有6組,全班就會深度學習120個詞,這比背一篇120字的文章要深刻得多,也有意義得多。學生學的,是活生生的120個詞。

在實行這個認字方法的初期,教師難免有疑慮:一、原本默一課書,30分鐘就完事了;現在這樣做,起碼要2至3節課,會不會浪費時間?也太麻煩了。二、學生拿出來的詞,並不一定是在這階段需要學生學的,而需要學生學的,又不一定會出現。但是經過實踐,看到學生迅速掌握許多新詞,大家都放下心來,服了。

他們的心服,不是因為花的時間,也不是因為學生拿出來的詞彙,而是真正感覺到,「把學習的起點放給學生」,學生學習的動力完全不一樣,學習的效果也完全不一樣;也就是說,「把學習還給學生」,是把學生的學習推向新的層次。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