惲娟超脫浮華的山水

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詩句:「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雋永的經典名句,成了惲娟的座右銘,人生何懼歲月滄桑!畫途上她急起直追,詩中優美的夕陽意境,亦成為她山水創作的源泉。

惲娟,號如意,生於江蘇常州,在上海成長,令尊和幾位滬地名家應野平、高式熊、孫心華是世交,常帶着幼年的惲娟,赴那班書畫家府上作客。一顆藝術的種子,播入了單純的童心。深埋心田的種子,直至2017年才破土而出。

那時女兒學業有成,她終於回歸自我,並辭去了區議員助理的工作,決意提筆學畫,除了跟方正明老師,還報讀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兩年制文憑課程,主攻中國畫花鳥、山水。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詩句:「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雋永的經典名句,成了惲娟的座右銘,人生何懼歲月滄桑!畫途上她急起直追,詩中優美的夕陽意境,亦成為她山水創作的源泉。

惲娟,號如意,生於江蘇常州,在上海成長。
惲娟,號如意,生於江蘇常州,在上海成長。

不古板的傳統筆墨

2013年「其命維新」六人作品展,筆者榮幸獲邀做嘉賓。首次見到她的情文相生的作品,以及另一位筆墨爽利的花鳥畫家蔡雍,從此留下深刻的記印。深感本港畫界不乏人才。

第二次看到她,是在香港中央圖書館的「港申薈萃──2024水墨聯展」,她半生熟宣纸上的墨色流動,筆、墨、紙,微妙的關係,印證對畫理的參悟和踐行。忽然冥思:清代名家惲壽平(南田)是否她的祖先呢?

在深圳美術館第14屆全國美展港澳台、海外華人作品展上,是第三次見到她的大作。作品《斜暉翠微》是創作於2023年五聯屏的拼幅,尺寸高230cm,寛224cm,每條幅均可以獨立成章。從近至遠,極目千里!構思巧妙,氣息生動,立意高遠。傳統筆墨,但不古板,以素樸的格調,舒展本港郊外的自然景色,一望無際的境界。字跡娟秀的款式,採用了唐人温庭筠的詩句「澹然空水帶斜暉,曲島蒼茫接翠微」,好詩詞不分朝代,歷久彌新。

恰似擁有傳統的筆墨,同樣可以顯示其當代性。畫的境界在於傳神,作品能引起觀眾視焦。有些人認為,無筆墨才算當代,這似乎有些偏頗!筆者絕不拒絕任何的藝術表達,即使油畫布面鎅一刀,或白硬卡紙上挖洞的色即是空,極簡的哲理表達,區區會深思箇中别具一格的因素!即使不太理解,留待慢慢咀嚼,舊與新如醇酒或快餐,區區均喜歡。彼此尋藝之道各有途徑。米開朗基羅的名言:「窮極自已的藝術和生命之前,任何人都難稱精通。」每當執筆游藝時,賞其之長,享受此刻的愉悅。

作品《斜暉翠微》。
作品《斜暉翠微》。

别有風味的離島景色

惲娟入選全國美展港澳台、海外華人作品展,實屬難能可貴!五聯屏的拼接很有氣勢,筆鋒起伏寫山石,看輕重緩急的勾勒、融入皴擦,分出塊面和質感,她縱筆揮毫,墨彩飛揚,濃墨襯染,光影變幻,突顯透視,當代感於相輔相成中疊增。山體骨架中的樹木及點簇,行筆流暢一氣呵成, 樹幹姿態各異,夾葉層次分明,墨點交疊有致。

青樹翠蔓,深篁修竹,蔭翳蓊鬱,包羅渾含,即是詩意中翠微之寫照。空間的處理開拓遠眺,隱約可見叢中的村屋。右側彎彎海岸線通往大海、漁舟、小艇、風帆、遠山黛眉,漫向天際,左上薄施淡淡赭紅色。襯托出「澹然空水帶斜暉」的詩句。惲娟化古為今,依本土為情,超脫浮華,心守東方明珠的淨土。筆者淺識:莊子哲學中的審美扼要,靜心、觀照、優遊,屬於中國畫的藝術精神。

惲娟對作品的內容簡介如下:「香港土地可概括為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及263個其他島嶼,約75%屬郊區, 生態良好,生機盎然, 彎曲的海岸線是香港的地貌特徽之一,該作品意在表達别有風味的香港離島景色。」

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