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村十年一建醮,民俗演化話古今

太平清醮,又稱建醮、打醮。有謂始於2000年前漢代的祭祀,如今就是酬神謝恩、求神賜福、施化幽魂、慶賀昇平,亦是村民聚首、共襄延續鄉誼的大規模祭祀儀式與慶祝活動。

歲次甲辰,新界厦村鄉約舉辦十年一屆太平清醮。筆者於農曆十月十一啟壇建醮日適逢其會,兹錄其中見聞,並漫話鄉村歷史與民俗演化。

太平清醮或始於漢代

厦村鄉內各圍各村,其中以鄧氏族人居多。有全村主要屬鄧氏的,如新圍、錫降村、巷尾村、新屋村等;有以胡氏為主的鳳降村(自祥降圍遷至);有以李氏為主的李屋村,以上皆屬本地村(或稱圍頭人、廣府人)。也有以林姓為主的客家村──沙洲里村,以及非原居民村,由不同姓氏混雜居住的上、下白泥村。

至於參與厦村鄉約(鄉村聯盟)太平清醮,除廈村鄉內各圍各村,還包括屯門鄉的紫田村,坪山鄉的輞井圍,因亦屬厦村開基祖鄧氏後人居住較多的圍村,厦村鄉約太平清醮共由一市四圍十三村合辦。

太平清醮主要場地的醮棚,搭建於厦村鄧氏宗祠友恭堂旁,年長父老穿着長衫慶賀。
太平清醮主要場地的醮棚,搭建於厦村鄧氏宗祠友恭堂旁,年長父老穿着長衫慶賀。

太平清醮,又稱建醮、打醮。有謂始於2000年前漢代的祭祀,如今就是酬神謝恩、求神賜福、施化幽魂、慶賀昇平,亦是村民聚首、共襄延續鄉誼的大規模祭祀儀式與慶祝活動。

厦村太平清醮活動自當年正月杯卜緣首,歷經年中三拜通表,十月建醮、行香、散醮,十一月演戲,至十二月送神回位,歷時一整年。其中醮期六夜五日,全境齋戒,梨園大戲鑼鼓數日,加上行香三天,走遍各圍各村,屬規模鼎盛的醮會。

太平清醮的特色,包括打緣首,即求神問卜,選出打醮祭祀期間侍奉神明的鄉民代表。厦村鄉約打緣首須在流浮山沙江天后廟舉行,在天后神前杯卜選出十名(1984甲子年杯卜選出300名)緣首。鄉約內各家庭最年長的男姓皆可參選成為緣首,包括居於鄉約內的非原居民家庭成員。

醮棚旁立有高約10米的大士與財神二像。大士即面燃大士,俗稱鬼王、大士爺或普渡公等,背插慈航普渡令旗,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其故事源自佛教阿難尊者為解救餓鬼面燃而產生,這套儀軌為道教吸收,亦見於盂蘭盆節。
醮棚旁立有高約10米的大士與財神二像。大士即面燃大士,俗稱鬼王、大士爺或普渡公等,背插慈航普渡令旗,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其故事源自佛教阿難尊者為解救餓鬼面燃而產生,這套儀軌為道教吸收,亦見於盂蘭盆節。

鄧氏宋代已遷入新界

開基香港的鄧族祖先,早自宋代由江西遷入新界錦田,後人連綿繁衍。為何至明初洪武年間,鄧氏族人其中有選址卜居厦村範圍的西頭里(即今祥降圍)與東頭里(即今東頭村與羅屋村)之間。考究其中原因,除因為當地可開闢耕地,又有足夠山林可供伐薪砍樹作燃料,並且因為昔日的東頭里瀕近河海交匯地,亦可捕魚維生,以至可以出入后海灣,日後更得以修築碼頭,發展航運。

至遲到清康熙、乾隆年間,因鄉內人口繁衍,水道所在,奏請朝廷批准,建成厦村墟市,曾經繁華百數年。至清末光緒年間,天水圍壆築建,水稻田及養殖魚蝦戶大量增加,水道淤塞,船隻難行,加上元朗墟(舊墟)設立,附近陸路交通改善,厦村墟市及航運功能逐漸衰落。

建醮期間,舞龍、獅、麒麟,以作慶賀。
建醮期間,舞龍、獅、麒麟,以作慶賀。

十年一屆的建醮,規模盛大,花費亦鉅大。經費贊助來自捐獻,最大宗來自村民丁口,其次來自靈渡寺、祖堂與鄉賢等的捐獻。

厦村的靈渡寺,與屯門青山寺、錦田凌雲寺,合稱香港三大古剎。靈渡寺建於厦村西南圓頭山麓(又稱靈渡山、大頭山)。嘉慶《新安縣志》:「靈渡山,在縣南三十里,與杯渡山對峙。舊有杯渡井,亦(杯渡)禪師卓錫處。」杯渡山即青山,青山寺即杯渡寺,因南北朝劉宋皇朝時期杯渡禪師曾駐錫而得名,即靈渡寺與青山寺同屬與禪師結緣地。本地行山界其中一條考牌路線,稱「杯靈雙渡」,即由青山杯渡寺,經良田坳、茅園山、乾山,走到圓頭山,下靈渡寺完成。

太平清醮以道教儀軌施行。
太平清醮以道教儀軌施行。

本地圍村流傳不少傳統特色,如圍食盆菜。建醮活動,有盆菜提供,處祭祀期間,需要齋戒,筆者於厦村得嘗齋盆菜。芋頭、蘿蔔、冬菇、腐竹等,調煮得當,熱食暖和,喫得舒心之際,發現盆內泡煮蠔豉多件,厦村鄉民以蠔為素食,正是各處鄉村各處例。有傳說觀音菩薩見民間疾苦,食不裹腹,遂拋木棍下海,並謂木棍所長皆可食用,蠔附生於木棍,菩薩恩許,遂可登上齋菜素席。

筆者看法,厦村鄉近海,后海灣(流浮山)蠔產大量,厦村鄉民從前多務農,亦有不少事蠔業的,如錫降圍、祥降圍、下白泥村等村民。蠔產既豐,又營養充足,焉能捨棄。民以食為天,是往昔艱難歲月的印記。

沿屏厦路的巨型花牌列陣,晚間燈光璀璨。
沿屏厦路的巨型花牌列陣,晚間燈光璀璨。

蔡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