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香港教師專業發展

香港教師的在職進修,可提升教學專業能力、專業操守和價值觀和反思求進,以達自我完善的精神等核心目標。

政府在有關提升教育素質方面,投放大量資源,並在2017宣布成立專責小組來檢視八個教育範疇進行情況。這八個教育範疇包括:教師專業發展、課程安排、評核制度、職業專才教育(職專教育)、自資專上教育、校本管理、家長教育和教資會在研究和學生宿舍的資助。而教師專業發展專責小組於2017年1月因此而成立,就教師專業階梯、中、小學和特殊學校管理層的職級、教師職位學位化等課題進行研究,提供可行的優化建議。

專責小組成立即進行諮詢,廣集意見,2019年3月9月公布《教師專業發展專責小組報告》。該報告建議建立香港的教師專業階梯,目的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提升教師專業地位。在「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含三個核心元素:教學專業能力、專業操守和價值觀、反思求進以達自我完善的精神。

教師專業發展

根據教育局通告第6/2020號 : 落實教師專業發展專責小組的建議。該通告公布教育局訂定了新入職教師及在職教師的培訓課程/活動,包括核心培訓和選修培訓兩部分。由2020/21學年起,新入職教師於公營學校或直接資助計劃學校,須於首三年修畢30小時的核心培訓課程/活動,並按個人專業發展需要參與60小時的選修培訓課程/活動。核心培訓項目由教育局提供,以教師專業身份及教師專業學習兩個主要領域。教師專業身份以「T-標準+」為目標;教師專業學習以知識為本,讓新入職教師認識本地教育政策和措施、國家及國際教育發展為主。而在職教師培訓方面,在職教師於每三年周期修畢150小時的課程/活動,並須於每三年周期中,劃出不少於30小時參與有關「教師專業角色、價值觀及操守」及「本地、國家及國際教育議題」兩大範疇的專業發展課程/活動,其中每範疇須最少佔6小時。

2022年教育局《教師專業操守指引》面世,該指引指出教師應有的專業及個人道德與操守,歸納共有八項:專業信念、恪守法治、以身作則、廉潔公正、盡忠職守、關愛學生、尊重私隱、維護專業。專業信念是指:秉持立德樹人的理想,以培養學生德、智、體、群、美為己任。以教書育人為首要目標,努力為培育德才兼備、愛國愛家、具國際視野的年輕一代作出貢獻。筆者認為當教師能達到「專業信念」的準則,餘下七項都會達成。

2024年教育局公布的《小學教育課程指引》提到教師應當:「當我們強調學生必須養成終身學習的能力的時候,教師應同樣體現持續專業學習的精神……而富專業精神的教師應為了配合課程發展不斷探究新知識和教學策略、參與專業網絡、汲取經驗,從而為學生及學校帶來正面和積極的轉變,持續推動學校發展成為一個有效的學習型組織。」這表示教師必須具備「教學內容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才可以先學後教。

Shulman於1986年的文章 “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暫譯為「他們明白:教學相長」)解釋「教學內容知識」是指教師必須能將所教的內容在教學中具體表現出來……」。周健、霍秉坤的《教學內容知識的定義和內涵》同意Shulman的見解,他們認為教學內容知識的特點就在於教師要充分掌握學科內容。然而新的教學內容知識從何而來?在職教師可從自我進修或參與教育局及有關機構所提供的課程/活動獲取。但在職教師進修該等課程/活動時,總有很多在公在私的原因而未能參與。

教師的在職進修,在教學專業能力、專業操守和價值觀、反思求進以達自我完善的精神等三個核心元素,有正面的提升。如果教育當局或學校行政上能聘請代課教師以補教師進修缺課的一天,這有可能紓緩進修教師的心理負擔:我會否令同事沒有了空堂?

劉煦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