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大變局

面對這個兵家必爭的旅遊零和遊戲,香港一方面繼續以「盛事之都」迎戰,另一方面卻仍停留在郵輪抵港後不夠的士這種水平,實在與自動棄賽沒有多大分別。

上周六(11月23日)是日本的勤勞感謝之日。新宿、銀座等旅遊旺區水泄不通,街道變成行人專用區後仍滿街是人,難怪東京被美國雜誌列為「避遊景點」。

即使不少港人視到日本旅遊為「返家鄉」,一年也要去上幾趟,但日本國家旅遊局公布,上月外國遊客人次達331萬,創史上單月新高,當中以韓國旅客73.2萬人次居首;中國內地以逾58.2萬人次排第二;香港以逾19.8萬人次只排第五。怪不得就算近日香港到日本機票價格有所回落,唯日本酒店房價依然高企。數據顯示,日本酒店房價格因遊客太多而較疫情前上漲25%。

一場旅遊總體戰 已經展開

儘管景點人滿為患,同時日圓貶值推動遊客「爆買」,日本政府依然決心繼續刺激遊客消費,觀光廳在明年的稅制改革,要求取消遊客的免稅品銷售上限,令遊客能夠無限制購買更多酒類和化妝品等高價商品。由此可見,一場旅遊總體戰甚至超限戰早已開打,各國都各出其謀,哪怕社會須付出一定代價,也要把旅客搶到手。

面對這個兵家必爭的旅遊零和遊戲,香港一方面繼續以「盛事之都」迎戰,另一方面卻仍停留在郵輪抵港後不夠的士這種水平,實在與自動棄賽沒有多大分別。當然,筆者也留意到政府希望搞好聖誕新年期間的旅遊,將西九文化區海濱一帶化身為聖誕小鎮。但假如仍未見成效,還可憑什麼扭轉乾坤?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然而,更大的挑戰可能還在後面。中國外交部領事司上周公布,中方決定自今年11月底起,對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克羅地亞、黑山共和國、北馬其頓、馬耳他、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日本共9國的公民,試行免簽證入境政策。這意味着自本月底起,可免辦簽證入境內地的國家,已增至38個。

目前中國已經與25個國家實現了全面免簽,並先後對法國、德國等29個國家實行入境內地不超過15天的單方面免簽政策(本月底起免簽停留期限延長至30日)。官方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外國人入境人次按年增加48.8%,至818.6萬;其中,通過免簽入境488.5萬人次,按年顯著上升78.6%。

筆者花篇幅列出這些新措施、新發展,是為了說明近期中國大陸不惜實行單方面免簽來鼓勵外國人來華活動,就其象徵意義來說,可稱得上是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中國外交部領事司上周公布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日本共9國的公民,試行免簽證入境政策。(Shutterstock)
中國外交部領事司上周公布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日本共9國的公民,試行免簽證入境政策。(Shutterstock)

中國旅遊崛起可期

事實上,自17世紀「中國風」(Chinoiserie)甚至更早以前(包括馬可孛羅),外國人對於中國的印象,由於交通不便及政治等原因,都未能夠親歷其境,都只能停留在想像層面。儘管可能是由於經濟不振的緣故,才促成了這次開放,但終究還是打破了歷史上一個長久的局面,揭開了中外交流的重要一頁。

依筆者所見,雖然暫時未見有外國人大舉前往中國內地旅行,外國旅客在中國內地的旅途也欠缺規劃,甚至出現一些像旅客在景點因無法使用現金或信用卡,連一瓶水都買不到,差點渴死的情况。不過,長年以來外國人對中國的想像和憧憬被燃起及全面釋放出來,希望親自一睹中國的風貌,只是時間問題。筆者相信,一個屬於中國的「幕府將軍」時刻(美劇《幕府將軍》引發了外國人對日本的全方位興趣),早晚必將來臨。屆時一直標榜中西匯聚的香港是否還有吸引力,實在大有疑問。

筆者這裏想說明的是:香港前有無所不用其極的競爭對手,後有早晚將實現旅遊崛起的中國內地,香港以目前這種以為「破完地獄就了事」的心態來辦旅遊,是無法應付這種大變局的。

美食之都的破綻

有人可能會說:無論怎樣,香港依然是個美食之都,會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前來品嘗各國佳餚,可令香港旅遊之都之名不墜。可是這假設或期望,在今天已出現了重大破綻。

筆者近年發現,內地食材無論是肉類、蔬菜、雞蛋,甚至水果,其味道與品質已經逐漸超越香港所能夠輸入的,不但品質較穩定,性價比更是香港所無法比擬的。所以說,香港餐廳以為是租金貴、人工貴才給內地比下去,這是不對的。我們在食材上早已經輸了給人家。

以潮汕牛肉火鍋為例,內地連鎖集團可以做到自家養牛,客流多的店更可每天運送多達3次新鮮牛肉。反觀香港的店所輸入的牛肉需要過關,為此需要做額外處理,令味道和鮮度大打折扣,價錢就更不用說了。

只要我們細心一想,便可發現香港比較成功的餐廳或菜系,例如日本菜或西餐,食材基本上大多是直接從外國輸入的,因此品質仍可保持,但價格長期高企,一旦面臨經濟不景或顧客流失,便難以維持。另一邊廂,一般餐廳面對租金及薪金上漲,同時食材品質下降,其實也是死路一條,顧客早晚都會轉到深圳用餐。當香港不論在味道或價錢上皆輸給內地,表示內地餐廳已不再是香港「平替」,反而已經成為我們幾乎無論如何都追不上的對手。即使日後香港出現一次大調整,相信亦無法扭轉這局面。

不是「破完地獄就了事」

目前香港的問題已變得環環相扣,可能需要「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才足以開創出一個新模式。唯面對叢林法則式的區域競爭,香港卻顯得無力招架,不少人的心態已經淪為但求生存,不求成功,令問題出現更深層化、更持久化的趨勢。或許需要往更深處的地方尋找辦法及誘因。

袁彌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