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西方社會中的個人

個人應在何種框架下,才能夠成為真正幸福和完滿的個人?遵循何種模式與思想,才能讓生命找到根本源頭?

承接上文:〈善經濟:資本文明興起的歷程〉(之五)

在中世紀之前,家族、群體與國家的地位都遠遠超乎個人。個人與群體的分立,一方面來自人與上帝關係的改變,另一方面是天主教會與政權無止盡鬥爭,如教會販賣贖罪券等等,最終造成馬丁路德與卡爾文的宗教改革。馬丁路德等人主張個人可以不經過教會的檢驗,直接與上帝溝通。

人與上帝的直接關係,是個人主義的重要起點。人通過現實的事功來彰顯自己是否為上帝的選民,事功愈大,愈是彰顯自我是上帝選民的榮耀。但新教倫理與韋伯的理論仍然強調堅守上帝律法的重要性,認為事功與律法是上帝選民的表徵。

韋伯。
韋伯。

然而,在一系列質疑上帝的西方文明歷史進程中,許多西方人認為上帝失去了在中世紀之前的地位。個人脫離了上帝的律令,只單純留下個人主義的軀殼。個人主義創造的巨大空洞,給予強調物質慾望滿足的資本主義最大空間。

宗教改革時期的個人屬於上帝,而啟蒙運動後的個人則屬於自己。失去上帝的西方人通過事功來肯定自我,通過專業主義取代上帝的律令,通過物質生活的滿足取代對於天堂的允諾,將此生的物質文明視為天堂。

從個人主義到資本主義

思考資本主義的經濟倫理議題,不僅要從慾望和分配正義的角度出發,更應該從個人主義的層面來考察與評論。

個人主義的興盛雖在當代成為主流價值,但個人至上的觀點其實是謬誤的。它是自由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根本。要了解資本主義與自由主義,必須首先剖析個人主義。

個人主義是近代的產物,源於人與上帝的關係、人與群體關係的歷史性變化。個人是相對於上帝的存在,沒有上帝就沒有個人。絕對的個人主義是對上帝的一種反動,起初是反抗教會,然後脫離上帝。

自15世紀起,西方的個人先是與上帝直接建立聯繫,繼而與國家發生關係。在個人至上的理念下,個人的地位優於國家,信仰優於教會,導致國家與個人、個人與教會相互對立。

近代西方在否定上帝同時,也否定了個人。(Shutterstock)
近代西方在否定上帝同時,也否定了個人。(Shutterstock)

個人是對於教會與國家之壓迫的一種反動,是信仰上帝的一種產物。《聖經》中記載,上帝創造人,但因為人背叛上帝,才創造今天的人類世界。亞當與夏娃對於裸露的羞恥,證明了個人意識的覺醒,人開始認識自己與萬物、與他人、與上帝有別,這是西方個人主義的原始發軔。

個人是對上帝的一種反叛。沒有上帝,就沒有個人。近代西方在否定上帝同時,也否定了個人,因為個人是上帝所創,只是上帝眼中,個人應該屬於萬物的一部分,特別是上帝的一部分,不應該分離。近代將個人從上帝、萬物、他人中分離出來,這正是個人主義的無明所在。

個人不可能淩駕於萬物之上,或置於上帝之上,或與上帝等同。雖然科學的發展,讓人類創造了人工智慧,創造了比人類還具智慧的機器人。但是否會如霍金所預言,人工智慧將超出人類的掌控,甚至背叛人類取代人類?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拋棄對立 生命才有依歸

那麼,個人應在何種框架下,才能夠成為真正幸福和完滿的個人?遵循何種模式與思想,才能讓生命找到根本源頭?

西方的二元思想總是將個人與他者對立,無論是上帝、自然還是他人。只有拋棄對立,個人的價值才能真正地彰顯,生命才有真正的依歸。如同樹木必須認識森林,森林必須認識大地,大地必須認識天,天必須符合宇宙的真理。萬物相互關聯,和合而生,個人才能夠找到圓滿之道。

東方社會在歷史進程中沒有出現西方的個人主義,並非因為東方始終是群體社會,而是因為東方思維並非建立在造物主的上帝之上。沒有上帝,就沒有歷史上的個人主義,也沒有整體與個體、全能與渺小以及主宰與附屬之間的張力。

〈善經濟—利他、和合、共善〉之六

何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