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行政學院學習有感

學校是社會的教育載體,校長應使教師具備對國際形勢的敏銳洞察力,這才能培育未來國家社會的人,讓孩子長大後導世界和平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在初冬時節,筆者前往國家首都,參與香港小學校長領導研習班。經過六天五夜的學習,筆者對二十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及憲法等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研習班為校長們安排了四個講座,主題分別為「憲法與中國式現代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科學教師隊伍建設與統籌規劃工程教育的探索與實踐」、「國際形勢與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這些講座使筆者得以超越教育的範疇,對中國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的構成以及國家當前的發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體會。深刻認識到學校作為中華文明的物質載體,在傳承文化和推動教育改革中自古以來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作為學校的領導者──校長,肩負着不可推卸的責任。

中國特色植根傳統文化

此次研習班讓筆者深刻理解到「中國特色」植根於我們5000多年的中華傳統文化底蘊,植根於我們作為禮儀之邦的文明,植根於我們追求天下大同的理念。這是世界獨有的,也是中國人應當引以為傲的。參觀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和民族文化宮後,筆者更加堅定了這一認識。雖然在短短一天內全面了解國家民族的發展略感疲憊,但文物的證明使所有故事更加刻骨銘心。

筆者建議教師帶領學生參觀這兩個展覽館,讓學生了解國家和民族的起源,更讓學生明白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都是前人用生命和血汗換來的。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的沉浸式體驗讓學生仿佛親歷其境,感受長征的艱難。勇士們即使犧牲生命,也要堅守信念。生離死別的場景最為震撼,讓學生仿佛成為其中一員,理解其中的情感。這些展品和資料讓筆者深刻感受到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歷史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體驗到華夏民族自古以來的多樣性和包容性。

校長應緊跟國際教育步伐

筆者對羅建波教授的「國際形勢與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課題印象尤為深刻。在當今世界舞台上,中國舉足輕重,因為這幾十年來,國家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作為一個復興的古老大國,中國應如何展現大國氣象與道義精神。在這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人類應建設一個怎樣的世界?又應如何建設這個世界?中國能夠為世界貢獻什麼?

「美美與共,世界大同。」──費孝通(著名社會學家)

回到教育現場,香港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中被賦予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角色,筆者問自己是否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緊跟國際教育發展的步伐。學校的領頭應理解國家的教育政策,關注全球教育的最新動態,以便為學生提供一個既符合國家要求又具有國際視野的學習環境。現代科技,如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如何優化教學方法和提高教育品質。筆者反思自己是否已經具備對國際形勢的敏銳洞察力?是否準備好擁抱未來創新教育及數位化教育的趨勢?是否能培養孩子成為有民族自信的中國人?

學校是社會的教育載體,校長應使教師具備對國際形勢的敏銳洞察力,這才能培育未來國家社會的人,讓孩子長大後導世界和平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學校應該提供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有機會接觸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觀點,從而增強他們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在教學這個過程中,校長應該鼓勵教師進行跨學科的教學實踐,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思維。透過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學習到如何應用知識,並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願香港的教育的工作者為國家成為教育強國努力。

鄭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