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孫公

孫先生是社會各界公認為處事圓滑的「太極高手」,這非指他如少數批評者所認為的「耍得就耍」或「卸膊」,而是面對不利的形勢、不合情理的政客要求或既得利益團體的壓力,仍然氣定神閒地見招拆招,實行以柔制剛。

人稱「孫公」的前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先生日前於睡夢中安詳離世,筆者驚愕不已,不少孫公的舊同事亦有同感,皆因他退休後,雖然身體欠佳,但一直維持活躍社交生活,包括與不同組合的舊同事(筆者有幸是其中一位)定期飯敍吹水,笑談往日服務政府經歷過的甜酸苦辣。不少最近還見過孫公的朋友都不察覺他健康狀況有異,某免費日報上周五還刊出孫公的時事評論專欄。他的溘然長逝,實在來得突然。

處事圓滑的太極高手

孫先生公僕生涯長達46年,服務的部門和政策局「多籮籮」,不過媒體和商界及市民對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他2002年出掌時稱房屋及規劃地政局時,適逢樓市暴跌,負資產個案急升,經濟告急,上任不久便推出穩定樓市的「孫九招」,包括震撼性的暫停政府賣地、結束居屋及其他資助房屋計劃等。

此外,局長還主持新界丁屋政策檢討及研究善用有限的新界土地建設多層「丁廈」,任內亦親臨立法會向政府帳目委員會就數宗甚具爭議性的批地項目「解畫」。筆者時任地政總署署長,就處理以上的燙手山芋跟孫局長有密切的工作關係,不單得以了解孫先生的為官哲學和處事作風,也得以認識他待人接物的方法,獲益良多。

孫先生是社會各界公認為處事圓滑的「太極高手」,這非指他如少數批評者所認為的「耍得就耍」或「卸膊」,而是面對不利的形勢、不合情理的政客要求或既得利益團體的壓力,仍然氣定神閒地見招拆招,實行以柔制剛。若是只賣口乖、不幹實事,又焉能獲得「孫公」這個尊號?

2006年,孫明揚曾署理政務司司長,出席民政事務局為歡迎第22屆東亞運動會聯會會員大會代表而設的晚宴。 (政府新聞處)
2006年,孫明揚曾署理政務司司長,出席民政事務局為歡迎第22屆東亞運動會聯會會員大會代表而設的晚宴。 (政府新聞處)

孫先生不僅是位盡忠職守、公正不阿的公僕,更是一位好上司。外界眼中的「孫公」,總是笑容可掬,說話不徐不疾,鮮有動氣。例外的一次,是筆者當年伴隨孫局長到立法會帳目委員會接受質詢,有某位日後成為階下囚的議員直指地政總署存在貪污問題,筆者還來不及反應,局長第一時間疾言厲色向委員會主席提出抗議,駁斥該議員無的放矢的指控,後者隨即噤若寒蟬。此事不僅盡顯孫局長的威望,更展露他真摯維護下屬的尊嚴和名聲。對下屬,孫先生也是表裏一致,和顏悅色,不擺款,耐心聆聽意見,也給同事提出意見。筆者和孫先生雖同在政府工作多年,但還是緣慳一面,直至兩人都被調職到土地政策管理範疇,才走在一起,開展一段亦司(上司)亦友的旅程。

身處高位 懂得看大局、謀策略

官場中不少高官都是大學畢業後加入政府,從某一職系的入門職級做起,隨着時間內部晉升至常任秘書長甚或獲政治任命當局長,當中部分擺脫不了擔任中低級官員時按本子辦事、程序至上及micro-management的工作文化。孫先生雖也是大學畢業後隨即加入政府工作,卻沒有把這種思維帶進他的局長辦公室中,反而教導下屬,身處高位要看大局、謀策略,不要花太多時間精力在一些執行的細節。舉個實例,當年每次政府公布勾地表的新聞發布會,孫局長都不會親自出馬,而是交由筆者主持,局長亦毋懼自己的傳媒曝光率及知名度因而減少。反觀後孫時代,在媒體報道政府活動時,事無大小,市民看到的聽見的都是局長級官員,鮮有常務秘書長和部門首長露面或接受訪問。孫先生對下屬的那種信任和給予下屬磨練機會,當今有多少人辦得到?

2006年,時任房委會委員陳鑑林(右)及時任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觀看居民使用新繳費通卡交租。(政府新聞處)
2006年,時任房委會委員陳鑑林(右)及時任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觀看居民使用新繳費通卡交租。(政府新聞處)

當年孫先生調任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時,政府的新聞稿介紹他平日喜愛閱讀和打壁球。不過熟悉他的舊同事和朋友都知道,他亦嗜好攻打四方城,並利用他的數學知識,鑽研一套投注賽馬的必勝術。每次聚會,總會有人問他研究結果如何,孫先生每次都笑稱仍在努力,現在他西遊極樂世界,可能找到別的智力挑戰。孫公,筆者慶幸有機會當你的下屬,祝你一路好走!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劉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