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藝術歷史研究會跟香港藝術館合作,展開了1960年代前香港西方媒介創作研究,首期焦點在香港的西畫創作,以個別繪畫家的創作及藝術活動為第一期研究範圍。首席研究員李世莊道出了肺腑之言,有感對早期香港藝術史具興趣的人不多,研究道路孤單難行。
50、60年代香港的藝術活動
報告提及1940年代李鐵夫及其藝術追隨者在香港的活動痕跡。珍貴的圖片中亦見1950年代余本、李秉及陳福善的合照,記當年報載他們的藝術活動,無日無之。李秉早期隨家人移民加拿大,1920年代在温尼柏市美術學院就讀,接受西方傳統藝術訓練,再於安大利略藝術學院深造,師從加拿大七人畫派之一的麥家奴。現在重溫李世莊搜集的珍貴圖片,可見香港西方藝術的引入及後來影響的淵源。回看李秉剛回香港的星期繪畫,亦包括1930年代獅子山下九龍城寨及香港島的寫生,同時也見出80年代香港市區的地理風貌。
1930年代香港未有正式的藝術學院。李秉設帳教徒西畫,學生主要為在港工作的洋人及家屬。依李世莊的分析,李秉畫風對顏色及光暗對比的處理,實有別於美加的美術語言。圖片所見,李秉的畫風日趨成熟,作品「黑水」為其代表作,黑色色調及光影奇特深刻。李世莊更追踪到「黑水」為赤柱海邊一角。從「黑水」到港督府,李秉的水彩筆法準確,光暗層次鮮明,畫面清淨明亮。其肖像畫作品更見出當時贊助藝術家的社會人物風貌,包括專業人士如醫生及商人。李秉後來更與學生一起進行電影海報巨畫的創作,作品開展了香港戲院海報畫的風尚,畫室更設置在戲院閣樓。
余本同樣於美加接受西畫教育,擅長古典主義風格。其代表作「茶居」(香港文化博物館收藏)亦影響了香港年輕一代藝術工作者。余本筆下較多是香港的繁華,如維港及市區街道。1956年,余本及不少其他香港的西畫家應國家召喚,全家回穗定居,有本地新聞報道為證,亦為香港藝術史50年代的一個有待追尋和思索的寫照。
1960年代的香港,有好幾個在中環的藝術據點,包括聖約翰大教堂,展覽活動頻繁,報章亦作經常性報導,還包括藝術流派的筆戰,新舊中外技法的交融變化,藝術路向何去何從等,十分熱鬧。香港不少畫人對西方現代藝術相當嚮往,包括紐約現代藝術館(MOMA)的一些藝術主張;事實上,儘管西方藝術真跡在本港展覽來得很晚,但西方藝術流派一直都是本地藝術現代主義背後強烈的推動力,甚至可以上溯至20世紀早期居港的洋人畫家,他們帶來的藝術影響亦具研究價值。
香港繪畫發展史仍有待疏理
本地青年畫人組織「繪畫大道中」亦出席了第一期的研究報告,着眼於學院及學院以外自學及師承的人物及畫風。依其反思,香港繪畫由抽象、表現到人物與故事,正在過去20年的本地畫壇裏發生。繪畫繼續是本地畫廊中的主要藝術媒介,但本地畫家之間的交流及共同關注亦希望能更頻密。「繪畫大道中」循此想望,曾在本地多個不同展覽地點作出聯展,主題較為集中及清晰,包括今年年初的「敍一罪」。
香港繪畫發展呈現在撰寫本地繪畫狀態,經已着眼於個人的生活及故事,並力圖邀請畫家們以心聲解畫,這種取向道出了香港繪畫史的斷層及大段留白。大概1960年代繪畫的中心問題,乃關心中國藝術在英屬殖民地洋風主流下,如何順適生活及藝術身份等大問題,如何發展到當代私密式的告白,其中的轉折實有待疏理、闡釋。
(封面圖片:Pixabay)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