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中學:國際課程與不同背景學生 為孩子提供另一個選擇

私營系統和公營系統的學校作出良性競爭,能促使教育素質進一步提升。近年香港出生率、學生人數不斷下降,政府應該加強力度,為業界開拓海內外生源,優秀人才來港工作,子女也可以接受較高水平的教育。

筆者在上文介紹了私立小學情況,今次介紹私立中學。私立中學大多實施國際課程,原因是公營系統的學校已經實施本地課程,即是高中學生應考香港中學文憑試(HKDSE),私立學校不需要重複提供這個本地課程。在過去20、30年之間,很多原本的私立學校都已經變成直資學校,剩下來的或新開辦的私立中學自然就會選擇國際課程了。

私立中學大多實施國際課程

以筆者參與的私校為例,學生在完成中四的課程後,就要參加英國的國際中學教育普通證書(IGCSE)考試,然後在高中的最後兩年,可以選擇英國的普通教育文憑高級程度課程(GCE AL)或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DP),之後參加相應的國際考試,然後升讀大學,包括海外、內地大學,或者透過大學非聯招辦法升讀本地的大學。學校有專責、不用兼顧教學的升學輔導主任指導學生升學。而在資助學校,升學輔導主任也是老師,不是全職的。順便一提,開辦國際課程的私立學校一般也是有駐校護士的,而在公營系統的學校,就沒有這個編制了。

政府也容許直資中學選擇開辦國際課程,但是最多只能夠是高中學生人數的一半以下可以修讀,所以主流仍是DSE課程的。接受政府的資助,當然就一定以提供本地課程為主了。至於學生在高中是讀DSE或者國際課程,除了學生自身的意願之外,學校也會考慮學生的學科能力、英文水平,以至是否能夠負擔比讀DSE稍高的學費。

學費較高昂 唯提供獎助學金

每所私立中學提供的課程不盡相同,不過以IBDP或IGCSE為主流,因此教學語言是英語及普通話,另外亦會提供外語學習,例如法文、西班牙文、德文等等。私校因為沒有公帑的支持,那麼收取比較高昂的學費,以維持學校正常運作,特別應付管理及教師團隊的工資,實屬是必然的。

除學費之外,部分私校還要額外收取建校費,或要求家長購買學校債券。那麼基層學生是不是沒有機會就讀私校呢?也不一定,因為私校是會提供獎學金和助學金的,前者指不論學生家庭環境,只要在學術或非學術方面有突出表現,也可申請。後者是提供予家境有困難,卻在學術或多元才華方面有卓越表現的學生,讓他們不用支付高昂的學費,或只需負擔小部分學費,便可以修讀國際課程。

公營及私營系統 彰顯教育多元化

筆者認為,在任何國家或地區,政府均會致力承擔義務教育的責任,保障兒童青年最基本的教育權利,同時提供空間,讓教育變得更加多元化。因此在公營教育體系以外,讓私營體系有生存及發展的機會,家長及學生可以作出不同的選擇,才能夠滿足各方面的需要。在私營系統內,學校營運者一定要加倍努力進取,促使學校辦學表現更突出,才能吸引家長和學生報讀,因為相對於學費全免的公營系統的學校,家長必須付出額外資源,去應付私校的學費及其他費用。

私營系統和公營系統的學校作出良性的競爭,能促使教育素質進一步提升。香港教育近年面對出生率不斷下降,學生人數不足的問題,教育界同人憂心忡忡,窮於應對。政府應該加強力度,為業界開拓海內外生源,不只為教育灌注活水。

其實這也是政府「搶人才」其中一個方法,因為香港的教育優勢仍然存在,優秀的人才來香港工作和生活,他們的子女也可以接受香港較高水平的教育。因此,筆者相信「打鐵還需自身硬」,教育工作者各自在自己的學校崗位上發揮創意,不斷更新認知和教育實踐,把學校辦得更有特色,更富果效,應該是當前的最重要工作。

曹啟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