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解密:放水、彈、苦情

劉扳盛《廣州話普通話詞典》「放水」條︰「上廁所  我好鬼急,趕住去放水。」原來「放水」才是「雅詞」、「委婉語」,並且至少可以溯源至元朝。

放水(fɔŋ33sœy35

記得筆者讀小學時,同學們都愛以「放水」一詞表達要上廁所「小便」的意思。劉扳盛《廣州話普通話詞典》「放水」條︰「上廁所  我好鬼急,趕住去放水(我人有三急,我現在去洗手間)。」大概大家都會以為「放水」是「俗語」,相對而言,「小便」才是「雅詞」;原來剛好相反,「放水」才是「雅詞」、「委婉語」,並且至少可以溯源至元朝。

蔣驥騁、吳福祥合著的《近代漢語綱要‧詞彙‧第四章‧四‧修辭與詞彙的關係》「水火──大小便」條︰「因大小便欠雅,故以『水火』婉言之。《蝴蝶夢》三折︰『張千云︰「起來!放水火。」』《水滸傳》六十九回:『小節級吃的半醉,帶史進到水火坑邊。』」看來,「放水」已有約七百年歷史了。只是「放火」卻似不見有所傳承,大概是怕引起誤會所致──說自己要「放火」就會令人懷疑即將有違法事件發生了。

彈(tan11

義為「批評」、「抨擊」的「彈」,在普通話裏只是「不成詞語素」。閔龍華《現代漢語用法詞典》「彈」(tɑn2)條義項二︰「<素>(1)有彈性……(2)抨擊︰彈劾|譏彈。」然而,在粵語裏,「彈」卻是可以自由運用的詞。如「彈人梗係容易啦,自己做就唔一定做得好過人嘞」就是「批評別人當然容易,自己做起來就不一定比人家好了」的意思。「無(冇)得彈」就是「沒說的」、「沒挑兒」的意思。

古語跟我們粵語一樣,「彈」是可以自由運用的詞。葛洪《抱朴子‧明本》云︰「世間淺近者眾,而深遠者少。少不勝眾,由來久矣。是以史遷雖長而不見譽,班固雖短而不見彈。」晉朝的葛洪認為司馬遷的《史記》優於班固的《漢書》,卻見不到大眾稱譽司馬遷,又見不到大眾「彈」班固,因而為司馬遷抱不平。《抱朴子》一書中又有一篇叫《彈禰》,內容是批評禰衡其人的,可見篇名的「彈」就是「批評」的意思。

苦情(fu35 tsiŋ11

我們粵語說戲分中有所謂「苦情戲」,意思是「悲哀的戲分」。白維國《白話小說語言詞典》「苦情」條︰「受苦的情狀或感受。[例]問我時,教我一時訴不盡心中苦情。(《古今》‧九)方弼、方相看見如此苦情疼切,二人一聲叫︰『苦殺人也!』(《封神》‧八)我看香君這般苦情,今世難有。(《桃花扇》‧一○)」

「苦情」一詞,《現代漢語詞典》及《現代漢語詞林》均沒有收錄。《漢語方言常用詞詞典》「苦情」條︰「北方方言 淒慘。他最苦情,共產黨來了他高興,病勢就一天一天見輕,等於續了他的陽春。(柳青《銅牆鐵壁》)|不怨天,不怨地,只怨金蕊的爺死得太早,太苦情了。(李方立《第一年》)|他死的苦情!(杜鵬程《保衞延安》)

(粵語詞彙研究所:水)

黃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