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14個地方武裝日前在北京談判,達成協議,協議內容主要有四點:一是成立過渡期的全面團結政府;二是成立團結的巴勒斯坦領導層參加未來的選舉;三是選舉出新的巴勒斯坦全國議會;四是面對以色列的攻擊宣布團結一致。
這樣的協議,遠比以往談判的進度更大,代表着眾派別放棄以往種種爭端,團結一致與以色列抗爭。其中兩大敵對組織哈馬斯、法塔赫帶頭簽署,打破兩派二、三十年來的對敵,把約旦河西岸佔領地區和加沙地帶的勢力連接起來,形成全民族對以的解放戰爭,克服美國與以色列的分而治之陰謀。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的戰爭進入一個全新階段,在戰場上以色列的弱勢更加明顯。
約旦河西岸佔領地區是巴勒斯坦現有的最大地方,人口約300萬,多於加沙地帶的200萬人,被以色列長期監禁,且是以色列猶太新移民擴展的地區,以色列新移民與以軍長期對當地人民侵略攻擊,本是抗以的重心,但一直受法塔赫的統治,與以色列勾結,鎮壓打擊反抗的民眾。哈馬斯的加沙起義,慘烈地與以軍作戰,使西岸佔領區的地方武裝開始脫離法塔赫的控制,在近月開始在西岸起義,與當地以軍和猶太移民作戰。
去年10月哈馬斯突襲以色列,部分時機來自以軍把兵力從加沙調走,以鎮壓西岸地區的暴動;近月以軍重兵入加沙,卻削弱了在西岸地區的兵力,讓當地激進的派系開始攻擊以軍。當更多的以軍要在北部與真主黨作戰,準備攻入黎巴嫩,以軍的兵力伸展過度,開始有顧此失彼之勢。
巴勒斯坦14派別的北京協議,代表西岸地區與加沙的派別,包括原來反對抗戰的法塔赫團結一致與以軍搏鬥,西岸地區會成為主戰場。由於地域廣闊,可在內驅逐以軍和猶太移民,更可南北出擊以境的城市,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的巨大圍牆長城,未必可守得住。而炮火導彈等空襲,以色列的城市難以幸免。若在伊朗等的武器供應,真主黨、胡塞武裝(即也門叛軍青年運動)南北夾攻下,以軍及猶太移民從西岸地區被趕出,以色列戰場上的形勢便陷入困境,不易守衞目前的國界。
500萬巴勒斯坦人民本來敵不過900萬的猶太人,但巴勒斯坦人視死如歸,背後還有龐大的阿拉伯人和伊斯蘭教徒,以色列怎能戰勝呢?
原刊於《東方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