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青年樂園》時期的《學生叢書》

《青年樂園》周報被勒令停刊,但港英政府曾給予它在一定條件下復刊的機會,結果當然是負責人不肯妥協。由於出版社執照並沒有被吊銷,半年後出版了《學生叢書》,繼續春風化雨,直至結業。

導讀:上世紀50、60年代,香港有《中國學生周報》,也有《青年樂園》。當年《青年樂園》的派報員石中英,於2013年7月17日在香港理工大學公開講座上,首度談及被視為「左派刊物」的《青年樂園》發展始末。講者於2014年2月19日將講辭增修訂稿交《大公報》發表,表示「謹以此文,獻給在1958至1967年間出任《青年樂園》社長的李廣明先生(又名覃剛)」。李廣明2014年1月8日辭世。本社獲石中英特別授權,輯錄10篇文章,以饗讀者。

《青年樂園》周報在1967年11月23日被勒令停刊,這份學生周報是否已「壽終正寢」呢?

歷史給這份已「活」了11年半的周刊開了一個玩笑。首先,港英政府曾給予它在一定條件下復刊的機會。當天並沒有上法庭應訊、也沒有被通緝的督印人陳序臻在2013年7月15日給我的電郵中,有這樣的記述:

「我多次往華民政務司交涉,要求他負起恢復《青年樂園》出版的責任。他總是說:『告你的是律政司,不是我;你要復刊,一定要上法庭去辯護;如果你有理由,獲法庭接受判無罪,不就可以復刊了。』他的部門管的是刊物註冊,他無權要求法庭讓《青年樂園》復刊。他說他可以給我一份表格,只要填上的不是《青年樂園》,改一個字在《青年樂園》中間加一個『的』字也可以。他可以立即批准給我出版。」「在多次的交涉過程中,民政司也換來好幾個,但每一位給我的答覆都是一樣的,完全沒有新意,絕對不敢超越雷池半步。」

不願改名妥協 《青年樂園》周報成絕響

結果當然是《青年樂園》負責人不肯妥協,「寧為玉碎,不作瓦全」,始終不肯讓《青年樂園》變為《青年的樂園》出版。故而,1967年11月24日違禁出版了最後一期告讀者書後,《青年樂園》周報便成絕響了。當天版頭刊登的魯迅名言,更成為了出版了607期的它的絕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與在六七暴動中被封校的非左派大校的左校、中華中學情況不同。中華中學在被封後兩年最終同意改名改董事會重新註冊,以育華中學名義在原校舍經營,直至1980年結業。)

用原出版社執照再出版由於當日法庭的頒令只是「禁止《青年樂園》出版」,並沒有吊銷出版社的執照,故而面對青年學生的一份新的雙周刊又在原社址、用原出版社的執照出版了,這就是《學生叢書》。

根據陳序臻的回憶:「到1968年6月,我們應讀者要求,用另一種形式出版了《學生叢書》(約半個月一期),一共出版了87期,約三年半多。」「在這三年多的時間裏,有一位姓曾的編輯,她上午到一間中學任教,下午到報社就擔任起對稿和編輯的工作。」這個陳序臻口中的曾姓編輯,正是從荔枝角出獄後,到《文匯報》工作前的庇理羅士被捕14女生中的曾子美。

《學生叢書》在1972年左右結業,儘管無復《青年樂園》停刊前的輝煌,但秉承其優良傳統的《學生叢書》,在六七暴動後仍能無障礙進入全港各中學,春風化雨。近年,與金文泰中學的小師弟,人稱「長毛」的梁國雄議員閒聊期間,才知他也曾為《學生叢書》的學生派報員,在母校金文泰派發了一年的《學生叢書》給學生訂戶。不過不像我派《青年樂園》周報時有5仙一份,他則是完全義務,不取分文哩!

從1956年4月《青年樂園》周報創刊,到1967年8月副刊《新青年》出版,導致1967年11月被停刊(前後11年半)。爾後,《青年樂園》在1968年6月出版了《學生叢書》(半月刊),直至1972年左右結業(又是3年半)。《青年樂園》出版的書刊經歷了15、16個年頭,它橫跨了香港戰後的50、60、70年代,影響了千千萬萬的青年學生,無論如何,是戰後香港學生刊物史上不可或缺的一員。

還有坊間論者,對後《青樂》時期有另一種說法,姑且記錄在案:在《青年樂園》周報被封後翌年,由原報社出版的《學生叢書》雙周刊,當然屬後《青樂》時期了,但亦有論者注意到,在1968年後暴動時期香港湧現的青年學生讀物中,出現了一些有着《青年樂園》影子的刊物,理據是這些青年刊物中的編輯行政人員中一些人為《青年樂園》周報的原編輯、原作者、原讀者。這包括了《新晚報》的《學生樂園》,它创刊于1967年12月──在《青年乐园》被封后一个月,每周5個不同風格的半版副刊,面向中小學生和教師,周日的《風華》版面向大專學生。《學生樂園》於1973年中結束,只有《風華》版保留。今天台上的這個《青年樂園》派報員,亦有幸當年曾與一些原《青年樂園》編採人員共同為《新晚報》《學生樂園》的年輕編輯。

原刊於《大公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流金歲月》第一集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