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赫然發見美國《生活》雜誌1947年刊登的一幅照片:一個年輕的美國女子從紐約帝國大廈高層墮下,壓倒停泊在街上的一部轎車。她的遺體被一位剛路過的攝影專科學生看到,用攝影機拍了一幅照片。其後照片在《生活》雜誌出現,事件後來瘋傳被稱為「最美麗的自殺」。
那是在警方到來之前,一切還未被移動。那遺體完整得令人驚訝,女子身穿整齊套裙,戴着手襪,奇異地一隻手還好像觸弄着自己頸上的項鏈。她的雙踝交叉地摺叠着,一隻絲襪褪到了小腿,衣裙卻仍好好的蓋住了身體。她雙眼瞌上,嘴唇閉好,面容完整無缺。後來許多人都在追查她躍下的原因,但所知無多。這個女子是23歲的伊芙蓮·麥布利,是來自加州的簿記員,據悉死前剛到賓夕凡尼亞洲跟未婚夫見過面。
忘記了利害關係
因感情出現問題而自殺,是常有之事,跟她的死相無關。人們感到驚訝並名之為「最美麗」的自殺,乃因為女子的遺體逃過了自然規律,從80多層的高樓墮下而沒有四分五裂。且恰巧死者是個可人兒,暴烈的死亡造就了她的「美譽」,甚至使讀者看罷她的遺照以後產生了美感經驗;雖然這聽來是件十分諷刺且不尊重的事件。在攝影學生的鏡頭裏,轎車車頂凹扭得像個黑色的蓮蓬,恰好把伊芙蓮的遺體盛載得像個仙子,簡直匪夷所思。
YouTube 有一個錄像以此為題,扮演伊芙蓮的女子扔掉了頸上的絲巾,隨着音樂在帝國大廈頂峰邊站立,轉身一躍而下;說明了半個世紀以後的懷念。「美感經驗」就是容易叫人在忘記了利害關係之餘,還把道德思考置諸一旁。所謂悽美之事,便是置身在同情與欲望之間,那份結合是個奇異體。美感經驗也是俗世裏一個忘憂的空間,懾人又令人神往。
失重的美感
朋友向我提及內地電視台的綜合節目,是一個奇技比賽。中國億萬人口,千奇百怪的特異才能見怪不怪,怪就在一個男孩表演甩手指。他可以在一分鐘內以非凡的速度和次數,側起肩頭把一隻手不停揮動地「甩」⋯⋯掌聲還是四起的,只是不少觀眾會奇怪他拚命地練習這個動作,還有什麼意義沒有。
但那可是個別人士的興趣。其實做什麼都好,如果能夠做到入型入格,表演者忘我,看家着迷,成功地產生美感經驗,人們會原諒一切。我記起那位甩手專家,是因為剛看了布宜諾斯艾利斯探戈舞團的《貝隆夫人》。舞劇裏有幾段揮動繩子搖子的舞段,舞者顯然是經過了長期的練習,把幾段搖子交叉揮舞着,徐疾有致,愈舞愈速,快如鬼影,令人神往。水平之高,到了此情此「境」,便沒有人會問這種舞動是否奇技淫巧,或有什麼意義。
這類演出跟「最美麗的自殺」,有什麼關連?相近之處是箇中產生的令人神傷神往的美感,使人感到詭異和迷惑。一種新的價值冒起了,蓋住了實際的顧慮、悲傷、嘆息、疑惑以及所有的「為什麼」。美感經驗如果是危險的,就是它把人向它自己拉進來了,鏡頭的推入,進至一個失重的狀態。而我們對於它的非日常性,又如此嚮往。
(圖片:Pixabay)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