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破壞力與颶風無異
在香港和鄰近地區生活過的人都知道,颱風絕對不是開玩笑的,殺傷破壞力與北美的颶風(hurricane)同級,頻率和打風期亦相若。在香港,通常由四月至十二月,平均每年六、七次,半數吹正。
英國殖民地政府留給香港人的禮物之一,便是一個行之有效的颱風預測和警報系統、和相關的屋宇建造標準。每次打風期間,全城關閉形同戒嚴,筆者印象深刻者有1960、1962和1971年的瑪麗、溫黛和露絲,它們都是十號風球(香港警報信號極級)的颱風,後二者各死傷、失蹤五、六百人,各式建築物、停泊在維港的大小船隻、和避風塘內的大小艇戶,損毀無數。
欠預測颱風設備 難發展海貿
古時預測颱風的精準度不高,在沿岸生活的人民,每次風災便是生死存亡的考驗,出海捕魚已屬高危職業,而遠洋貿易,還要應付中國沿岸和印度洋的海盜,便是用生命作賭注。古中國是一個高度自給自足的國家,朝廷的外貿態度,只有中亞的戰馬是必須的,所有其它的境外物資均可有可無,所以不像歐洲地中海國家,海貿一直沒有高度發展。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鴉片戰爭前的武力威脅,從未經南岸進入(明朝的倭寇,充其量只屬海盜犯罪行為),越洋征戰更寥寥可數,元初兩次大規模的攻打日本,都是被預測不到的「神風」所敗,可見颱風的威猛性。沿岸的歷史名城如廣州、泉州、福州、杭州等等,多縮在內河不靠貼海邊,因颱風登陸後,風力便會迅速減弱至消逝。而香港和上海的開埠,亦已是鴉片戰爭之後的事。加上人為的海禁、遷界等弊政,所以中國的海岸線,對古人來講實是一道藩籬,海貿主要靠中東和印度東來的商船和商人。
大部分邊族長居中華次大陸
在漁獵時代,中華次大陸內已住滿了人,一萬年前開始的農耕發展,農人便逐漸向中土凝聚、特別是在黃河和長江中下游流域,而獵人便向外遷散、特別是北向和西向、「15吋等雨線」以外的邊區。黃帝的建國,便是將這中原或邊區分野制度化,並以戰勝者的姿態,將四方邊族貶為「戎狄夷蠻」、外族、異族的他者。
但不爭的史實,便是絕大部份的邊族,仍長久住在中華次大陸內,而他們與中原人「河水不犯井水」的互市、交往、聯婚,或互相侵佔、殺戮的爭戰,便是中國歷史的常態,以秦後的2000多年去計算,當中的魏晉南北朝,到遼、金、元、清等邊族入主中原,便高達四成的時間!誰主中華?誰屬正統?在漢族的基因中,其實是不斷地加入邊族的成份。共和國以來,兩岸皆認同的多族共和,實非只是空泛的政治正確口號。
中華次大陸的概念,其實已被不少學者籠統地用過,但無開宗明義解說。筆者認為,將此概念應用在述說中國歷史和文化,是有助解釋不少命題的,例如華夏與邊族的關係、中原中心或排外思維、大陸或海洋型性格、小農、抑商、李若瑟命題等等。時至今日,尚有不少學者,仍用一種溫和或不自覺的大中華沙文主義口吻,去論述邊族-野蠻、落後、低文化程度、同化等等,仍是常見的詞彙,面對邊族長期入主中原的史實,便頗難自圓其說。
﹙封面圖片:亞新社﹚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