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華次大陸概念看中國歷史文化

將中華次大陸的概念應用在述說中國歷史和文化,是有助解釋不少命題的,例如華夏與邊族的關係、中原中心或排外思維、大陸或海洋型性格、小農、抑商、李若瑟命題等等。
英國人曾統治印度二、三百年,除船堅炮利外,文官系統是不可缺的。而文官的首要任務,便是要深入認識印度本土,英國為此投放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地理、地質、生物、歷史、人類、語言學等專家),去做實地考察。
 
 

地球上的次大陸

 
印度次大陸的概念,便是該時代的產物,它的意思是,由於地理封隔因素-北邊是喜馬拉雅山脈、三面環海(見圖),故此在印度次大陸內,便發展成一個相對獨立、與區外絕然不同的生態和文化環境,亦有自己獨特的歷史軌跡。而次大陸的概念,原較常用在地質學和地球物理學領域,特別是地殼「板塊」理論,而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便正正是印度洋板塊和歐亞大陸或中國板塊擠撞的結果。
 
地球上的次大陸不只一個,北非的摩爾人統治伊比利亞半島(Iberia,西班牙和葡萄牙,見圖)近八百年,但始終未能越過庇里牛斯山脈(Pyrenees),將伊斯蘭勢力進一步推入歐陸腹地。兩牙的文化、語言、人種亦相對獨立,故此,伊比利亞亦算是一個次大陸。無獨有偶,在歐亞大陸另一端的中國亦然。
 
攤開地圖,理論上歐洲人可以步行到中國,但實際上不太可行,只有偶然的外交使者和商旅如馬可波羅。而絲路貿易,是需要跨越遼闊、遍地天然和人為險阻的西亞和中亞地區,故多以分段或分批接力式進行的。跨境移民,無論在人數和地理分佈都極為有限。在中國四方的邊緣,地理封隔因素如下(見圖,順時鐘方向):
 
1.喜馬拉雅山脈(圖中M1)
2. 喀喇崑崙山脈(Karakoram,M2)
3. 帕米爾高原(Pamirs,即蔥嶺,M3)
4. 天山(M4)
5. 阿爾泰山(Altay,M5)
6. 戈壁沙漠(D2)、北次寒帶/凍土區
7. 大興安嶺(M7)、小興安嶺(M8)、長白山(M9)
8. 海岸線:黃海、東海、南海
 
中華次大陸,便是被這些四周的天然屏障圍堵着,從歐亞超級大陸中獨立出來。首五項有「亞洲屋脊」之稱(帕米爾高原亦稱「世界屋脊」),在西南、西、西北邊陲架起一條天然長城,只在蔥嶺與天山之中有兩個極險窄的絲路缺口。北和東北的戈壁沙漠、兩興安嶺、長白山,雖不算是密不通風的屏障,但再北的北次寒帶/凍土區,冬季氣溫常在攝氏零下40度,且風雪交加,在西伯利亞鐵路通車前,是杳無人跡的。中國的海岸線雖長,但歷史證明,中國古人並無海洋性格,儒家禮教當然是一個因素,而另一個同樣重要的因素,便是地理因素-颱風!
 
(請按下一頁繼續閱讀)

馮應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