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機會到香港文化博物館參觀,重點欣賞兩個專題展覽──「俠之大者──金庸百年誕辰紀念.任哲雕塑展」,以及「絕代芳華・梅艷芳」,難得的是得兩個展覽的策展人親自導賞,在陰霾不定的午後,置身偌大的博物館,既走進金庸的武俠世界,亦藉着展品呈現的歌影生涯,仰望一代歌姬的光輝歲月,渡過了恬靜充實的下午。
金庸的武俠世界
金庸作品,年少時沉迷至深。是次著名雕塑家任哲以小說人物為藍本,加以豐富想像,以大型造像展示膾炙人口的江湖人物的精神面貌,奇特生動,在文本之上,提供了嶄新的觀賞體驗。
在一眾展品中,最吸引的是3組情侶造像。郭靖、黃蓉造像設於展覽入口,以體現「俠之大者」的主題。雕塑家選了郭靖在大漠挽弓射鵰的年少英雄形象,黃蓉則是與郭靖初見時,打扮成小小乞丐坐在小紅馬的造型,既展現了俠者初心,也突顯兩人情愛之萌芽,實在是獨具匠心。
金庸筆下眾英雄人物中,心中最愛令狐沖,他與任盈盈的一組造像,亦突出吸引。但見大師兄倚劍歛目,一手執着酒酲,坐在身旁的盈盈頭戴斗笠面紗,低眉投入吹奏手中長笛。兩人以音樂相識,破除世俗正邪門戶之見,相知相愛相守,就是以一首「笑傲江湖」貫串,點題至極。
楊過與小龍女這一組造像引來最多思考──楊過披髮手抱玄鐵重劍,愁眉不展,想是仍未尋得16年不見的小龍女。但見其腰纏粗繩,繩在另一端是小龍女輕臥繩上──這除是古墓派的輕功外,亦以繩牽繫二人至死不渝的愛情,實是巧妙。更特別的是小龍女頭戴紗帽,這是在小說文本中未有的造型,在參觀者摸不着頭腦之際,策展人解開謎題:小龍女在絕情谷底養蜂,在玉蜂翼上刻上「我在絕情谷底」等字,在文本中為老頑童發現。雕塑家不離文本,再加創造,叫人拍案。
絕代芳華的梅艷芳
另一「絕代芳華・梅艷芳」專題展,也是得力於策展人的細緻導賞,讓觀賞者掌握展覽的精神及心思。是次展覽透過唱片、無台服飾、電影及流行文化產物,回顧梅豔芳對香港流行文化的貢獻。印象最深的是一襲放在展區焦點的歌衫,是著名時裝設計師劉培基先生為梅於1998年榮獲十大中文金曲金針獎而設計的。眼前所見的是套紫紅色燕尾禮服,內襯粉紅色入膊背心,配以黑色半身長裙褲,領口繫上蝴蝶結,高貴動人。
策展人說,當年梅只35歲便領此樂壇最高榮譽,是前無古人的。接着說當晚領獎後,梅在20分鐘內一口氣獻唱十多首名曲,由國語小調到標誌着粵語流行曲開始的《啼笑姻緣》,由徐小鳳、許冠傑、葉麗儀、羅文、譚詠麟、陳百強到四大天王的首本名曲……自己獲獎,卻唱別人的歌,向香港樂壇、向前輩致敬,是何等謙卑!
策展人又說了個小故事,話說舞衣由劉培基先生借出,劉先生在展出前到場執整,說到舞衣上領口的蝴蝶結,如果現場有人能結得好,即以現金獎賞,據說無人敢試,劉先生魔術手一揮,不到30秒,已把蝴蝶結繫得立體生動……聽着聽着,油然神往,心想當年強強聯手,是如何極一時之盛!
參觀後回家立即找到梅的領獎片段,欣賞專業藝人的德藝雙馨,更決定重新細讀金庸經典,向現代豪俠查先生致敬。
兩場展覽,感謝策展人的細緻講解,發揮了導賞的作用──引人入勝。香港其實有很多博物館,也有很多精彩的展覽,為免參觀者走馬看花,辜負了策展者的心力,具素質的導賞,導賞員的培訓不單需要,更是急切的。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