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訪華,重申美國政府的立場,就是中國生產能力過剩,會在國際上製造成危機。
資本主義的工業生產,開始是依靠擴大生產規模,以規模經濟效益來降低成本,以範疇經濟效益來推動技術發展,但體制內有一機制限制生產能力無限度的擴張。資本的目的是為了利潤,生產規模擴大會超越市場需求,利潤不升反降。科技發展可降低成本和帶來新產品,後者會同時產生出新的市場需求。可是,科技發展和新產品開拓要求大的投入,會削減現有的利潤率。科技投入也不一定會成功,風險巨大。
資本要解決市場不足的限制,便是拋棄工業生產,發展金融,從金融中博取更大的利潤。但金融最後還是依靠實質經濟發展,單單依靠泡沫終將爆發金融危機。這種捨工業就金融在歷史上導致英美在工業全球領先的時候,放棄工業的優勢。去工業化,實際上造就了後進國家迎頭趕超的機會。英國的時期,造就了德國、美國的工業化,也促成工業化在其他國家開始,包括中國。美國的時期,造就了日本、德國復興和工業趕超,工業化的發展開始遍及全球,但以中國規模最大。
由於工業化是後進國家發展的主要手段,即使中國不堅持工業化,印度等後進國家亦會沿用德美日中近兩個世紀的發展模式來擴大工業生產,爭奪國際市場。這種全球大勢與英美金融化、去工業化造成結構性的矛盾。英美為例的做法是用金融控制別國產業,用戰爭打擊成功的對手。可是這樣的戰略不會永久成功。
在英國時期,蘇聯退出世界市場,自力更生,20、30年的加速工業化,成為可與美國對峙的強國。蘇聯以工業為根基,也沒有浪費於金融泡沫。美國時期,中國初是仿蘇聯,鞏固了產業基礎,其後改革開放。中國還是堅持共產體制,用雙軌制既有進口替代,也出口加工,工業化的戰略更形靈活。期間雖因金融與地產及貪腐,損失不少,但堅持工業化仍可推動經濟擴張,國家科技投入龐大,產業升級迅速,舉國體制的作用是全力加強國際競爭力。當然,要在國際市場上體現,第一是淘汰去工業化的歐美,第二是與新興大國競爭,前者是必然趨勢。中國之後,還有印度亦可將歐美淘汰,印度還是不採英美的資本主義體制。後者決定中國能否全面復興。
原刊於《東方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