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對STEAM學習的支持

大多數家長並非科學科技的專家,也未必擁有工程或數學的知識,藝術觸覺亦不一定很敏銳,故子女的STEAM學習上,家長應避免成為障礙。最好的支持可能是,協助他們勇於面對困難、從旁鼓勵。

2022年底多間AI產品進入眼簾後,本地教育界迅速回應,並將之與STEM或STEAM教育(下文以STEAM代表)連成一氣。過去一年間業界出現不少有建設性和創新的探討,這當然是一件好事!

香港接受新事物時往往呈現羊群效應,潮流興起時一窩蜂去抱擁但持續性成疑;熱潮過後注意力就會轉向。

STEAM熱曾為業界帶來一些衝擊,一般前線老師為爭取更佳教學效果,要花不少氣力學用新科技或為新設計做準備,添加了壓力和埋怨。而作為教育持份者之一的家長位處外圍,面對子女學習上的新事物,同樣會有壓力、甚至無力感。

無懼STEAM洪水猛獸 視作數理化藝重新包裝

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提出大力推動STEAM教育,相信是文首提及,早陣子湧現大量討論和分享的其中一個推力。STEAM脫胎自STEM教育,新加的一項A代表藝術範疇。本地最初接觸到STEM教育的時間,大約在2015年,當年的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內有一句「更新及強化科學、科技及數學課程……讓中小學生充分發揮創意潛能」,後來給統稱為STEM教育(註1)。

增加動手做的機會,讓學童把學到的知識加以應用。(Shutterstock)
增加動手做的機會,讓學童把學到的知識加以應用。(Shutterstock)

當年也曾掀起一陣改革浪潮,甚至一度被人以為是繼通識教育後的另一波課程革新;因為對象似是小學初中程度,除了在老師層面出現過少許負面情緒外,學生層面確實是活化了不少;家長方面的反響相對平和。若以結果來評價,過去的十年來本地業界在STEAM上的發展,確是有不俗的成果。但推行上過分聚焦在「整合」和「創科」,一度引起家長和一些學者的非議,包括被指責導致本地學童在數學、科學範疇上的成績有所退步!。

筆者曾不只一次被家長查詢過,「究竟STEM即是什麼科」、「學好STEAM會可否有助升大學」、「點解我地課程要增加STEAM」等等;這正好反映出家長層面的乏力感:接收新事物口號很容易,要了解箇中含意卻困難。

其實STEAM並非什麼洪水猛獸,只是傳統理科教育(數理化)和藝術教育的整合和包裝而已。然而重要概念是學習的態度和期望有些修改而已。

從生活中學習應對新世紀挑戰

STEAM的教育並非推動新一波課程改革或發展一門獨立科目,反之它主要是改變學童在學習科學、科技、數學上的態度;透過趣味性濃厚的STEAM學習活動提升這些科目知識的學習。增加動手做的機會讓學童把學到的知識加以應用,同時加入創意和美感設計,令他們發展出新世紀社會重視的創科技能。

從傳統數理化學習去到新世紀的STEAM,重點差異可簡錄為以下幾點:把知識活化加以應用、多問問題而非尋找已有答案、建立開放式思維、運用所學知識而非應付考試、學習模式側重於團隊合作、老師不再是無所不知(應與老師一同學習)、透過錯誤與挫折來找出解決方案(註2)。由此可見這蓋涵邏輯思維、互助學習、團隊精神、開放探究、堅毅品質等的共通能力,而且STEAM不是要取代舊模式的科學、科技、數學的學習。

大多數家長並非科學科技的專家,也未必擁有工程或數學的知識,藝術觸覺亦不一定很敏銳,故子女的STEAM學習上,家長應避免成為障礙。最好的支持可能是,協助他們勇於面對困難、從旁鼓勵不怕「提出問題」、促使運用學到的知識來找「解決方案和對策」。STEAM的學習機會根本可從日常生活中找到,家長不妨放開自己當年的學習經驗,參照上述特點和子女組合成學習團隊,一齊解決問題。

註:

  1. 黃冬柏,《重整「幹莖教育」的呼聲》,灼見名家,2015年2月26日。
  2. K. Young,STEM and School Education,2018年4月19日。

黃冬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