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漢斯.黃金路

湯漢斯談起大學生活,惹起我一番緬懷。他的高中成績乏善可陳,只能考入加州海沃市的恰博社區學院,但想不到這造就了他日後的演藝成績。
荷里活演員湯漢斯談起他的大學生活,也惹起我一番緬懷。他的高中成績乏善可陳,只能考入加州海沃市的恰博社區學院,但想不到這造就了他日後的演藝成績。他的際遇再次提醒的,並非是英雄莫問出處,而是機會隨處可得,就在乎一份投誠。
 
社區學院如恰博的課程跨越人文及專業技術等科目,應有盡有;更重要是學生來自五湖四海。族裔、階級均多元;包括退伍軍人、退休人士、孩子長大了重返校園的婦女及在職人士。沒有人一定要優勝於起跑線上,而是各取所需。這比起背着名校傳統,不容個人榮辱受損的包袱來得輕鬆,也有足夠的空間發展潛能。(常常記起曾經就讀我班兩年,後來不知去向的某名校女中畢業生,有次在創作功課中剪破了中學校服,表達對中學校長曾公開批評她沒出息這事的抗議。)
 

大學教育的大千世界

 
美國的社區學院沒有涇渭分明的階級,如果實際一點看,除了選科比較多元和自由以外,還因為特別配額制,成了入讀搶手大學的一條快線,所以沒有叫人氣餒的理由,除了主觀的心理障礙。湯漢斯記憶中的恰博生活是愉快和輕鬆的,沒有失落,大有寄望。
 
讀書的日子,我也曾因家道中落由貴族天主教女校轉至深水埗區天台學校就讀,那時驚訝於男同學們打開櫃桶看黃色雜誌,以及無精打采、無心向學的表現,只是那是個造就我從平庸到考第一名的開始。湯漢斯的「新生」,則在愛上社區學院的大千世界,絲毫沒有失意的感覺。
 
恰博社區學院的校長親自推薦課程,長長名單中有閃亮的題目,湯漢斯選讀了後來使他獲益良多的「口譯」課。我回想念讀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時必修的「大學的理念」,雖說是必修科,新生對之沒有概念,但無不被理念中的精神陳述動容,重視大學生的身份以及對大學教育的寄望。其時下課回到深水埗老家,穿過窮街陋巷的打鐵舖,感覺依然是「任重道遠」。
 

點石成金的大學淘金路

 
湯漢斯記憶中還有印象深刻的「演講課」和「名著選讀」,也談到愛抽箊斗的老師。我問自己有沒有相近的感受,以及是哪一些課。陳特教授的「哲學概論」與沈宣仁教授的「柏拉圖對話錄」的回憶冒起。前者是大一矇昩無知時,引領踏進較深入思考的門檻。陳特老師授課不用筆記,也沒有任何課本或教學科技,就憑清浙的思維與記憶,拿起白粉筆在黑板上寫上一些名字與關鍵辭,寫滿一板字便剛好下課了。他教課的連續力是超班的,以今天「低頭一族」的態度來上他的課肯定跟隨不了思路。
 
沈宣仁老師的「柏拉圖對話錄」是小組課,訓練文本析讀,鉅細無遺;希臘智者那些散落的對話像沒有事先編排的戲劇劇本,推理邏輯在讀者的小心求證,這跟沈師較大氣魄的「大學的理念」相映成趣。恰博的「名著劇本選讀」曾教湯漢斯腦袋充滿澎湃的夢想,造就了影帝的潛能。
 
我則想起自已在閒暇期間拾起的《金閣寺》。原來點石會成金,到處都是淘金路。
 
(圖片:Pixabay;設計圖片) 

文潔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