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美學界近十年熱鬧地討論生態美學,早已轉離了80年代美學思潮對人的主觀能動性焦點。生態美學掀起的熱潮,跟城市建設急速發展關係密切,還有保育、美麗鄉村、自然與人的關係,以及山水作品等,範圍豐富。
早前出席山東大學的「生態美學與生態批評」會議,聽進了不少關於動物美的論文。內地學者都紛紛以「萬物平等、物物有美、美美與共」的道家哲學美學觀,就動物能否產生美感作出肯定,並振振有辭。但筆者對有關觀點始終抱疑——雖然身邊真心寵愛動物的朋友,都從經驗肯定自己的寵物有審美眼光。是次會議,論文發表的觀點依然可圈可點。
審美能力只存在於人類?
有論文批評西方美學傳統中美為人存在,只有人才有審美能力的觀念。一切動物的審美觀皆為人之投射,以人的價值來衡量,包括說天鵝之美,便愛談牠頸項的長度,如何跟牠的尾巴的長短成反比,不過是對應着希臘美學傳統中重視比例、對稱、和諧與數式。論文也以黑格爾等西方美學家的言論為批評對象,提出「美學新視野」,包括反對黑格爾所說的,動物美還只是因為契合了人類的喜好,為人所意識。動物由於沒有自我意識,因而只有「自在」(in-itself)的感覺,而非自為(for-itself)。沒有自為,便沒有美的意義感。
反對的論點認為動物的美感跟人相通,所謂物物有美,美美共榮,並因而提出「樂感美學」,即美是有價值成素的樂感。值得注意者,為西方分析美學愛討論美感經驗中產生的快感,跟一般感官產生之快感有何相異。說前者籍由感官到精神層,是人特有的;後者為體性物欲層,歸納為動物性的本能。如果說美感並非人的專長,動物也有自己具價值成素的「樂感」(此處特改為樂感,以識別於一般「快感」(pleasure)),便有需要陳述動物樂感的內涵及性質。
動物亦能感受美
論者說動物所能感受之美,如說跟人類有相同的美感,在於環境的同質性,以及部份生理結構可能存在着交叉、重合。言下之意,人類與其它動物的美美共感,主要發生在感官快感的同構性,在相近的環境下發生。(這兒想起常常在西貢西沙公路穿梭的牛群,如何自由自在、聯群結隊走到海邊,或在草地躺着,流露出欣賞的順適之情。)人與動物審美的差異性,同樣源於生理結構。論者引述莊子:「咸池入韶之樂,張之洞庭之野,鳥聞之而飛,獸聞之而走,魚聞之而下入,人率聞之,相與還而觀之。」因與感官結構相應對、相配合之和諧其鳴,或可談人與動物的美美共感,其間還可見求偶之動物,為自己的肉冠與羽翼開屏而自豪愉悅,洋洋自得。唯精神層或價值層,才產生了人禽的審美之辨。論者即使引用了納塔莉.安吉爾的科普鉅著《野獸之美》(The Beauty of the Beastly)一書中,動物引以為美的屬性或審美對象,包括雄性龍蝦求偶之舞步,鯨魚在深海高唱的藍調,還是離不開動物性結構之所謂「樂感」。
人類審美意識的社會性和意義感,造成人與動物審美內容的千差萬別,這點在會議上並未有進深討論。論者只說:這是需要「謹慎對待,合理揚棄」的。
(封面圖片:Pixabay / CC0)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