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前總統薩爾科齊:致教育者的一封信

昔日的教育過於看重文化,不夠尊重自然;而後來的教育又太過自然,沒有足夠的文化。昔日過於重視知識傳授;後來則相反,沒有給予知識傳授以足夠重視。
教育是困難的。經常需要重新開始才能達到目的,但決不要氣餒,要堅持不懈。每個兒童那裏都有等待開發的潛力。每個兒童都有一種等待發展的智慧形式。需要尋找和需要理解這些潛力和智慧形式。正如對兒童的要求那樣,教育也是對教育者本身的要求。
 
僅僅滿足於既定的最低標準並不是目的,也不要讓無所措手足的兒童被過量的知識浪潮所淹沒。目的是給予每個兒童能接受的最大教育,盡可能地推進他們的學習興趣、好奇心、精神的開放、努力的意識。尊重自我應當是教育的基本動力。
 
給我們國家的每個兒童、每個少年以自信,使他們發現自身才華,使他們有能力完成不曾相信能完成的任務。在我看來,這便是支持我們教育計劃重建的理論依據。
 

必須相互尊重

 
我們期待着兒童對我們的愛和尊重,我們要給予兒童同樣的愛和同樣的尊重。我們對他們的這種愛和尊重,要求我們與他們的關係不可具有任何放棄的形式,也不可染上任何蠱惑的色彩。因為我們愛我們的兒童,因為我們尊重我們的兒童,我們給他們的教育應當使他們提高,而不是使他們降低。因為我們愛我們的兒童,因為我們尊重我們的兒童,我們不能在遇到最初的困難時便放棄教育。不能因為兒童難於集中精力,不能因為兒童學習進度慢,也不能因為兒童不能輕鬆掌握課文,就被剝奪了這一教育之寶。缺少教育,他們永遠不能成為真正自由的人。
 
因為我們愛我們的兒童,因為我們尊重我們的兒童,我們有義務教他們學會嚴格要求自己。我們有義務教他們懂得所有事物並非一致,懂得全部文明基於價值的等級制,懂得學生不等同於教師。我們有義務教他們懂得無約束的任何人都不能生存,懂得無規則便不能獲得自由。如果我們不能教會我們的兒童區分美好與醜惡,區分准許與禁行,我們教育者將為何人?如果我們不能懲罰我們犯錯誤的兒童,我們教育者將為何人?當兒童試圖說「不」時,我們不能順從他,而總要對他說「是」。不受懲罰的感覺,對兒童來說是一種災難,他會不斷驗證成人世界對其強迫的局限。不能教兒童認為他做什麼都是被允許的,他只有權利而無任何義務。不能教兒童認為生活僅僅是遊戲,或認為可以免除學習全部排列有序的世界知識。信息技術應當成為21世紀教育思考的核心。但不應喪失關於教育者與兒童之間的人文關係仍是核心的觀點,教育還應當培養兒童去主動努力,使他們發現在長時間思考之後所享有的豁然開朗的愉悅。
 
獎勵優秀,懲罰錯誤,培育對真、善、美、偉大與深刻事物的欣賞,對假、惡、醜、渺小與平庸事物的厭惡,這便是教育者為兒童所承擔的工作,這便是向兒童最好解釋的愛,這便是對兒童的尊重。
 
正是這樣,尊重應當成​​為全部教育的基礎。不僅是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家長對兒童的尊重,也是學生對教師的尊重,兒童對家長的尊重,也是對他人的尊重和對自己的尊重。教育便是產生尊重。如果我們的社會不再有足夠的尊重,我相信,這首先就是教育的問題。
 

我希望下一代能思想開放

 
我希望我們重建一種尊重的教育,一個尊重的學校。我希望兒童學會講究禮貌、思想開放、寬容大度等尊重的形式。
 
我希望學生在入校時脫帽,在教師入教室時起立,因為這是尊重的一種標誌。我希望讓每個學生學會相互尊重,尊重不是自己的觀點,尊重自己並不贊同的信念,尊重與自己格格不入的信仰。使其懂得差異、矛盾、批評遠未成為其自由的障礙,相反卻是豐富個人的源泉。
 
在其思維習慣和確信中碰撞,不得不面向他人,敞開其論據、感受,採取嚴肅態度,可以激發對自己的信念、自己的價值進行審視,提出問題,從而努力超越自己。這便是我們應當保留我們共和國學校模式的理由。即使我們要對其革新,但這一模式需要保留。因為這一共和國學校的模式容納所有家庭出身、所有社會階級、所有信仰,要求每個人在宗教、哲學和政治信仰上保持中立並相互尊重。
 
這一模式正在被削弱,其原則不再受到足夠尊重。
 
如果說我希望改革統一初中,是為了每個學生能夠找到自己的位置,是為了考慮智力的節律、感受、特性和形式的差異,使每個學生獲得最大成功的機遇。
 
如果說我希望殘疾兒童能夠像其他兒童那樣接受教育,不僅是使殘疾兒童獲得幸福,也要讓其他兒童從差異中豐富自己。
 
如果說我樂於看到學校超越一切,成為世俗的學校,在我看來,是因為世俗化是一個相互尊重的原則,是因為它敞開了各宗教之間對話與和平的空間,是因為它是防止宗教封閉企圖最有效的途徑。對於通向文明振蕩之路的宗教對峙的危險,難道我們不能更好運用一些普世的偉大價值和世俗化進行對抗嗎?為此我相信,不能允許宗教活動進入學校大門。應當研究主要宗教的起源,其人類觀和世界觀,當然不是以任何一種勸人入教的精神進行研究,也不是在神學的視角下進行研究,而是以社會學的、文化的、歷史的分析方法去理解宗教活動的實質。心靈與聖潔,自始至終伴隨着人類冒險,是全部文明的源泉。如果懂得心靈與聖潔,便更容易向他人敞開胸懷,便更容易與他們對話。
 
(請按下一頁繼續閱讀)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