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文學院公布,挪威作家福瑟(Jon Fosse)獲得今年諾貝爾文學獎,以表彰他創新的戲劇和文學「為難以言喻之事賦予聲音」。
非英語寫作 作品獲全球翻譯改編
今年64歲的福瑟,1959年出生於挪威海于格松(Haugesund),以挪威新諾斯克語創作大量作品,涵蓋戲劇、小說、詩集、散文、兒童讀物和翻譯,他將獲得1100萬瑞典克朗(折合約100萬美元)獎金。
福瑟也是當代享負盛名的劇作家之一,被譽為「新易卜生」(Henrik Johan Ibsen,挪威劇作家,《玩偶之家》為其著名作品,魯迅曾有著名演講〈娜拉走後怎樣?〉,借易卜生的戲劇作探討社會問題)。福瑟的作品獲全球各地改編,香港話劇團2021年就曾改編演出他的作品《霜遇》(Winter)。
福瑟1983年發表首部小說《紅與黑》(Raudt, svart),1994年以《而我們將永不分離》(Og aldri skal vi skiljast)登上戲劇舞台。他的文學作品可說屬於後現代簡約主義;劇作則屬於後戲劇劇場。 福瑟寫過小說、短篇故事、詩歌、兒童 讀物、散文及戲劇,作品已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
國內外得獎無數 入選英報「百大天才」
2007年,福瑟獲頒法國國家榮譽騎士勳章,被英國《每日電訊報》選為「全球在世百大天才榜」的第83名。 2011年,福瑟獲挪威最高藝術榮譽獎項Grotten,並成為駐首都奧斯陸皇宮的劇作家。該榮譽由挪威國王頒授,以表揚其對挪威藝術及文化的貢獻。福瑟獲獎無數,包括挪威聖奧拉夫勳章(2005)、瑞典科學院北歐獎(2007)、德國青少年文學獎(2007)、國際易卜生獎(2010)等。
描寫人類深層感受 不同文化背景能了解
諾貝爾獎Facebook發文,指福瑟在早期的戲劇《秋之夢》(Draum om hausten,1999 )中,展示了多層次時間的精湛寫作技巧。「這裏的場景是一個墓地,一個男人──看起來很巧合──遇見了一個女人。 事實上,他們一起度過了一生,共同的經歷充滿了愛、錯誤的步伐和未實現的夢想。 在這個作品中,過去的惡魔困擾着在生者的不同時間,幾乎無縫地交織在一起」。
瑞典學院諾貝爾委員會主席安德斯·奧爾森(Anders Olsson)接受採訪時表示,「福瑟觸及了人類最深的感受──焦慮、不安全感、生與死的問題。每個人從出生就要面對這些事情」。
挪威戲劇工作者托瑞森(Hege Randi Tørressen)表示:「福瑟大多數的作品描述角色的感受、思緒、秘密,也涉及彼此的關係,還有周遭的社會環境,因此顯示的是每一個人面對的掙扎,也正是每一個人身處在社會需要對抗的種種枷鎖。他筆下的角色大多拒人於千里之外,因為愈與人接近就愈突顯他們的孤獨、無能、以及理想幻滅的焦慮。他們所追求的正是人類最基本及普遍的深層本質,所以任何文化背景的觀眾都可以看得明白。」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