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得多,講得少」,本來是一種美德。實幹而低調,不是很難得的一種品格嗎?這裏準備討論的卻還是另外一種意思。
這源自一位外國朋友,比較熟悉中國的教育,他說:「你們中國做了很多事情,有很多改革創新,但是很少聽到有什麼理論。」他是針對教育而言,說得很有道理。
本欄前面寫了5篇有關「真愛夢想」的文章,其中提到創始人潘江雪寫的一本書《有效的愛》,副題是〈真愛夢想公益方法論初探〉,算是極少看到的一本理論書。所謂理論,不是學術期刊裏面的文章,而是實實在在的從樸素的經驗開始,把作者本身的許許多多經歷,加以分析、綜合、提升,從而悟出一些在表面看不到的道理。這就是「理論」!
這裏的「理論」,需要不斷追問「為什麼」。在種種不同的經歷裏面,經過探究才會發覺在不同時期、不同方面、不同性質的經歷裏面,貫通着一些共通的道理。這些道理,又回過頭來影響實踐者的思想,影響下一步的實踐,也因此影響着整個機構的文化。這樣的理論,不是為了發表,不是為了標新立異,而是為了明白自己在做的一切,更加清醒、更加聰明地塑造自己的前路。
基於實踐 找出道理
比如說,潘江雪分析了「從一個人的初心到一群人的使命」的過程,又嘗試把「使命」放在「社會契約」、「第三部門」的框架裏面。
第一、這是她自己經驗的綜合總結;第二、這是從多方面工作提純出來,因而也超越具體的工作;第三、有心的讀者,他們的感受就不是「真愛夢想」的具體措施,而是可以憑着這些深層精神與理念(潘氏稱為「方法論」),舉一反三,發展自己的(公益)事業。這就是理論的威力。
潘江雪書中所寫的「道德困境」,也許是許多公益組織常常有的掙扎。尤其是一些初起的、規模不大的NGO,都有一個「可續性」的問題。開始的時候,深思熟慮的理念,動人的活動,會獲得讚賞和支持。但是這樣的活動,往往只能夠得到個別項目的資助;項目完了,有時候資助也就停了。在香港,即使是像賽馬會這樣的大資助機構,不是政府,不會有連續不斷的資助。如果一個組織單靠項目獲取暫時的資助,就處處有「斷糧」的危機。潘江雪解這個「困境」,是從理念(理論)上解放了自己,用商界CEO的思維,大膽地、按需要、全面地擴展為學生建立夢想的種種方面。這是理論的威力。
優點缺點 需要理論
而她自身的榜樣,又帶動了許許多多商界的青年才俊,也讓他們在實地的實踐中,建立了他們自己對公益事業的「道德」理念,絲毫不覺得賺錢與捐錢是對立的,反而成為了「真愛夢想」的志願者(義工)。這應該也是他們自己生命中新的一頁。
最近有機會與內地一些教育界的朋友交流,筆者認為中國的教育是有優勢的。一、制度比較穩定;這是許多其他社會羨慕的。二、「教研」──教學研究──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專業體系。三、教育的理念比較統一,因此比較容易讓專業的「初心」得以持續。四、各地出現的創新,數不勝數。五、社會上、教育界內部討論教育的話語,遠超很多其他社會。這些只是筆者個人的觀察,作不得準。但是聽者都覺得有道理,相信也不算是筆者信口開河。不過這些方面討論甚少。「比較教育」是一個學術學科,專門研究不同國家的教育;做比較教育的,也很少做這些方面的比較。這也應該是理論的一個起點──明白自己!明白自己,是從認識人家開始的;沒有對比,就難以深刻認識自己。
中國教育的優勢:國際比較的PISA、PERLS,中國名列前茅;高等教育的排名,中國幾年之內就能有院校飆升前列。但是內地還有不少輿論,認為「中國的教育很落後!」是耶?非耶?需要有理論的支撐。是否落後,可以有兩種意義。
一種是與其他教育制度比較。中國不見得落後。筆者所見所聞,可以說世界各個社會,老百姓對教育滿意的,絕無僅有;教育都是處於不太穩定的狀態,或者由於政治的動盪,或者由於意識形態的極端、或者由於經濟的不穩,或者由於戰爭的蹂躪。中國的教育就沒有陷入這樣的困境;加上前述的各個方面,很難說中國的教育就不如人家。
另一種是與時代的要求相比,筆者認為明顯是落後了,我們幾乎眾口一詞詬病的,是考試壓力、應試文化,這些都帶有深刻的時代烙印(工業社會的經濟話語,工業生產的流水線模式)和深遠的歷史傳統(一千多年的科舉意識)。
中國的教育,也許還困在工業社會與科舉傳統的牢籠裏面。時代變了,學生的前景不一樣了,學生的思想也不一樣了。因此說教育落後了。
但是這個牢籠,是全球性的,但不是簡單的政府政策可以調動的,也不是任何偉人振臂一呼就能改變的。明白了道理(理論),不等於就容易解決,有時候也許更難於解決。但是有了理論,就起碼知道方向,認清什麼是進步,什麼是倒退;什麼是虛招,什麼是實在。一步一步地,踏進未來。重大的變革,需要等待時機。
外國理論 囫圇吞棗
內地有很多動人的教育事跡,也有很多報道。但是筆者的愚見,這些報道,往往有幾個特點:多講成果,少講過程;多講動機,少講影響;多講榮譽(如獎項),少講內涵。這裏不是要批評,因為這已經是一種文化。感到遺憾的是,缺乏對這些事跡的深層研究。如此,就不會有「理論」,永遠浮在事跡的表面。這也許是講不好中國教育故事的基本原因。很多報道,都帶有宣傳與頌揚的味道,國外的讀者和聽眾,就不一定能接受。
中國的教育理論發展不強的另一個原因,是很多人還下意識地以為,理論是在國外找的,這在香港也有類似的情況。最明顯的,莫如來自美國的「21世紀技能」。本欄多次論及,只是工作上的具體要求。其實要是換了我們香港或者內地,很容易也會想出這些「技能」。但是至今還有不少人,不假思索,就拿美國的模型作為《聖經》。
新加坡加以改造,加入培養「四種人」的目標,與六條「核心價值」。雖然最後具體的「技能」都差不多;但是整個框架、起點、終點都完全不一樣。中國後來提出的 「中國學生發展基本素養」,就是北京師範大學的研究團隊,深入探討,環視世界,環觀國情而產生的比較立體的「理論」。
香港也有這種情形。非常認真而努力的NGO或者學校,外國的一個理論,毫不加工,就「即食麵」式拿來應用。而沒有想到,這種理論在外國也許只有極少數的學校真正採用過,但是倡議者善於塑造理論,還可以開培訓班,而培訓者也只有有限的實踐經驗,然而,在香港卻可以有過百的學校採用,而且可以衍生出百花齊放的創意局面,但是很少人會質疑原來的「理論」,背後是怎樣的一種理念。這種「理論」有沒有文化的差異,這種理論提出的參數系統,是否合理?香港的教師和學校是不需要理會這些的。反正用自己的理解去應用、去發揮,也可以豐富燦爛。為什麼香港如此廣泛而且充實的實踐,卻沒有自己的理論?或者起碼是外國理論的本地版?
我們做了許多,若不能提升成為理論,很可能無法持續,也難以推廣,又很可能不再適應進一步變化了的社會。相反,以香港人的智慧,若能根據我們豐富的實踐,增潤外國的理論,創出自己的理論,將是對世界教育的一點貢獻。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