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於2004年開始,積極推動姊妹學校計劃,以期透過兩地學校交流,增強彼此了解與溝通,加深認識兩地文化,共同提升教育素質。數年前,局方為進一步提升計劃的普及性,推行為期3年的「促進香港與內地姊妹學校交流試辦計劃」,為參與學校提供財政及專業支援。近年更加強力度,由2018/19學年起,將試辦計劃恆常化,為已與內地學校締結為姊妹學校的學校提供經常津貼及專業支援,令計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誘因。
調整姊妹學校經營策略
計劃推行至今,本港學校不少已與內地學校完成締結,然成效如何,有待探討。筆者認為締結姊妹學校是一個提升學校素質、推動學校發展的良方,但要發揮成效,需要適切的策略配合。
以服務學校締結姊妹學校經驗,貴精不貴多是其中一個考慮原則。據了解不少學校締結了多所學校,簽約之後甚少往來,加上一場3年疫情,「姊妹」關係也就淡薄疏遠了,實在可惜。個人認為締結姊妹學校要達到長久、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兩所學校的辦學理念、校情及學生特質應能相契互融。
筆者的學校早年也有幾所姊妹學校因疏於聯絡而失去聯繫,近年調整策略,集中經營與3所姊妹學校的連結,在學校管理、教師交流、學生互動都作了不同層面的交流,經歷多年,漸而建立相對比較穩定的對接關係,即或疫情3年,也無礙彼此的往來。相信只有持續、穩定的關係建立,方能有效促進彼此教育素質的提升。
學生入住 對結家庭
第二個經驗分享是兩所學校須作不同層面的深度交流,彼此的認識、溝通才有深度,關係才能變得厚實。筆者的學校與浙江省鎮海中學對結至今達8年,兩校師生曾幾度交流互訪。在互訪期間,老師就兩地課程作分享、學生到教室現場上課,切身體驗兩地課程及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後參與兩地有特色的課外活動,通過融入校園生活,全面認識各自的學校文化。
當中最寶貴的經驗是,互訪期間兩地學生入住對結家庭。簡單而言,本校學生在交流期間入住姊妹校對結同學的家庭,相反亦然。通過在對結家庭留宿,兩地同學的關係,就由學校伸延至家庭,兩地的文化交流,也得以更全面開展。據活動後兩校同學的分享,都認為這是珍貴的體驗及經歷,不少同學在旅程後結成好友,個別家庭之後也自行安排互訪,可說是美麗的後續。
另一所姊妹學校順德容山中學運動氛圍濃厚,相關設施也相當齊全,於是學校安排體育校隊於試後活動期間到該校集訓,同學入住該校學生宿舍,每天與該校同學一起作體育訓練,以運動作為交流的切入點,也是一個不錯的體驗。
線上學習平台 為交流帶來曙光
第三是要思考如何讓兩校的關係能恆溫保暖。校際關係與人際相處一樣,要時常拂拭,才能歷久常新。從經驗得知,學校要安排專責老師,與對方學校對接人員保持聯絡,這種日常的溝通對日後具體的合作規劃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疫情期間,兩地學校的運作也大受影響,加上關口封閉,交流互訪變得不可能,關係斷了線就難以延續。可幸隨着疫情間線上學習平台的出現,為姊妹學校的交流帶來曙光。
學校於疫情期間與鎮海中學合辦線上學生深度閱讀交流會、與容山中學合辦老師價值教育分享會,讓師生在疫情間,都能通過線上平台,持續交流,視野及眼界得以擴闊。本年度,學校分別與3所姊妹學校就閱讀、英語學習,合辦線上一課兩講活動,通過課堂的有機設置,兩校師生通過雲端實時課堂,互動學習。第一場活動已在日前成功舉辦,雙方俱感獲益,也覺經驗特別寶貴。
社會逐步復常,遊歷學習也陸續開展,與姊妹學校的實體探訪指日可期。相信未來姊妹學校發展,絕對可以雙軌並行,令雙方關係、合作可以更為緊密,深入的文化溝通也更能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