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提過魯引弓「教育三部曲」的《小捨得》。電視劇《小捨得》是講述「小升中」的,卻是「教育三部曲」中最後拍的一部(2021年),或許是小演員大大增加拍攝難度之故吧。「有捨才有得」是電視劇的主題:在快樂童年與成績排名中選擇,不論心路歷程如何反覆,定律也只有等價交換一條。
《小捨得》後追回《小別離》(2016年;45集;準備中考)與《小歡喜》(2019年;49集;準備高考),這兩輯的主角父母是同一對演員(連故事中的名字也一樣),但《小別離》的初三女主角方朵朵在《小歡喜》中卻變成了高三男主角方一凡。故事這個設定的解說亦非常清楚:故事中的孩子,或男或女,也是國家每一個家庭中孩子的寫照。
留,還是不留?
《小別離》與《小歡喜》各有3個主線孩子。《小別離》的女主角方朵朵是很有天份的兒童網絡作家,成績一般,活在虎媽的監管下;方朵朵的「死黨」張小宇家境富裕,成績一般,其父親打算讓小宇到美國留學,避過中考;另一「死黨」金琴琴成績優異,但家境清貧,本全無到外地留學的打算,但其姨母在美國無子嗣,一心希望可以把琴琴過繼成自己的「女兒」。於是,「應否到外地升學」便成為了《小別離》的主題。
故事的發展不作劇透,但角色們對話的字裏行間好像認定了一到美國升學便會飛黃騰達、全人發展,這個感覺頗值得玩味。故事中有另一個孩子到外地讀書被校園欺凌至出現情緒病,要回國治療,但最終這個孩子還是繼續回到美國讀書。在國內讀書就真的是這麼一文不值?到外地讀書就真的人人可以發展全人?這恆久課題真的不能不讓我們教育工作者反思:是社會的錯?文化的錯?還是教育制度的錯?讓子女放洋是否就是唯一的出路?
當然,到外地求學,見的世面一定更多;但如情況倒轉過來,在美國出生的孩子到我國升學,是否一樣會有飛黃騰達、全人發展的成效?實事求是的說,如大家也對魯引弓的故事有共鳴,我們可以做什麼?教育如何可以進步?
小歡喜,大後悔?
《小歡喜》中,故事的主角由方朵朵變成了方一凡,高三,準備高考。方一凡成績也是一般(自稱學渣),但舞蹈方面頗有天份,其虎媽也基本無可奈何;其同住的表弟林磊兒則為「學霸」。方一凡的「死黨」喬英子也是學霸,對天文有濃厚興趣,父母離異,與其母同住。母親對其有極高的要求,不希望其興趣影響學業。
另一不打不相識的死黨為季楊楊,父母為幹部,常不在家,極力修補與孩子的關係。片雖名為《小歡喜》,但其實每集也哭得死去活來,尤其是當喬英子面對着與母親的張力和父母間的關係上。面對高考將至,各位孩子也沒有如《小別離》一樣選擇逃避,只是希望可以在高考的痛苦後得到解脫的「小歡喜」。
故事中各孩子各有興趣,他們能否如願以償也不便作劇透,但故事中反映孩子們準備高考的情況,跟父母們在職場上面對因學歷而引致的困難,也可以讓觀眾們反思高考制度是否有需要鬆綁的空間,尤其是面對孩子們的全人發展。可一旦鬆綁了,在現實的職場環境下,會否得不償失,小歡喜換來大後悔?是否還是要努力保持現有的高考制度才能讓我們的下一代得到「終極大歡喜」?
面對着我國民族復興的關鍵時刻,人才需求殷切,高考的讀書壓力又是否能夠輕易放鬆?在執筆的這個時刻,《小歡喜2》正在拍攝,相信各觀眾也很有興趣知識各家孩子4年後的人生走向。
《小別離》與《小歡喜》,面對的同是「捨」與「得」的問題,也是另兩套的《小捨得》。魯引弓的教育小說系列其實不是三部曲,而是四部曲,還有一套未電視化的是講述幼稚園生的《小痛愛》。在競爭的世界,起跑點有說已經提前到「出生前」。
科技發展進步方向很簡單(如手機更快、功能更多便可),但何謂教育的進步,縱是教育前線工作者,面對着不同方面取捨的考慮,恐怕也不容易說出個所以然來。各前線教育工作者不妨參考魯引弓的作品多作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