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除舊·再出發

不少學校的轉變,都在於深信更寬的教育理念,是可以實現的;但關鍵更在於嘗試、實踐,放膽走出第一步。迎接新春,願香港的學校都能夠「除舊」、「更新」,再出發!

又見新春!傳統的春聯: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戶更新!中國人有個好習慣,那就是每年有一次「除舊」與「更新」的提醒。那就是:不管去年如何,已成過去;新的一年來了,許多事情可以重新開始。

話雖如此,事情卻不會因為新的一年自然而然地重新開始。許多事情發生變化,需要有一個轉折點,才有可能發生轉機。就學校而言,例如換了校董主席或成員,有一點新的看法:或是換了校長,帶來了新的目標和作風。對香港大多數學校來說,疫情停課,打破了大家習以為常的學校生活,也帶來了新的轉機。

春節以前,有機會了解一所學校最近的變化,頗有啟示。這所學校地處偏僻,開辦的時候,區內學校不多,迅速成為當地名校。

但是幾十年下來,區內多了很多學校,這所學校在學業上的優勢逐漸減弱。但是家長眼中,仍然是「管教」比較好的學校,因此每年報名的學生還是不少。

新校長到任不久,出現了很多以前沒有的新事物──學生多了許多正規學業以外的學習生活,多了不少學生自創的活動;英文程度不高的學生,第一次演出英文音樂劇;第一次有校外專業人士,為學生設計體驗學習;設立郊外學習基地,讓學生直接與自然界交往;利用區內不少歷史遺跡,讓學生接受歷史與民族教育;第一次慶祝春節;學生第一次製作短片……等等。這些,在香港的學校,也許已經不算新奇,但在這學校卻是第一次。請讀者想一想,那是多麼不容易的事!這是怎樣發生的?

教師初心等待煥發

外人來說,一定認為這一切,都是因為來了新校長。但是在交談的過程中,這位校長卻完全沒有為自己樹碑的意思,沒有把功勞都記在自己身上。這位校長不斷強調的是,教師的潛力其實很大,教師都有為希望學生健康成長的「初心」,只是沒有機會煥發出來而已。當教師開始自信地發揮自己的創意和智慧。整個學校就「動起來了!」

教師對學生也是一樣。他們逐漸看到學生的潛能,尊重和鼓勵學生的創意。傳統以管教為主的「訓導」,逐漸變為與學生「同行」;學生選拔出來的Prefect,不再扮演警察的角色,而成為真正與同學同行的「學長」;又創出很多機會,讓學生發揮自己的創意……學生也「動起來了!」有學生說,「現在的學校不一樣了」。這是學生最誠實的評價。

以筆者的局外觀察,上述學校的領導:

第一、有辦學的理念。心目中有學校的全局,也就是學生的學習與成長。這一點,表面聽來理所當然:還用說嗎?但是,疫情停課給我們的啟示,就是學校裏面習慣成自然的,並不一定就是最應該發生的。也讓我們看到,對於學生的未來有益的,完全可以在傳統以外的領域發生。即使是傳統的「學業」,也有許多更有效的學習方式。也就是說,疫情停課給了我們一個契機,更好地看到學校教育的全局。在疫情中上任的校長說得好,學生的學習與成長,是全校求同存異的「最大公約數」。

第二、有領導的魄力。有突破現狀,創造新局面的勇氣。上任伊始,毫不猶豫,就踏出第一步,開展新的學生學習天地。在這個過程中,校長起了模範作用,走出了學校習以為常的舒適圈。走出舒適圈,關鍵在於嘗試。是實踐,並非理論。嘗試的成果,學生生氣勃勃的反應,又說服了教師,更加勇於嘗試。教師的視野就逐漸開闊,逐漸就形成了創新的風氣。整所學校,就慢慢起了變化。

校長可以作為模範,引領學校走出習以為常的舒適圈。(Shutterstock)
校長可以作為模範,引領學校走出習以為常的舒適圈。(Shutterstock)

校長帶頭教師同行

第三、對教師有信心。毫無猶豫的改變,來源於對於教師的信心。目標不是去改變教師的心態,而是深信教師都有愛護學生、希望學生進步的「初心」。心目中有了這種假設,學校的領導就會覺得自己並不孤單,而是身邊有整裝待發的整隊人馬;從心底裏相信自己是教師的同行者。學校領導需要做的,就是煥發教師的「初心」,釋出他們的潛能。而教師,也由於受到信任而增強了自信。

以上這3點,其實是相輔相成的。這位校長,曾經有機會到過許多學校,參與過不少學校的變革,也眼見不少學校從弱轉強。知道學校可以提供給學生的,應該還可以有許多;這些學校成功的例子,也讓他開闊了自己的視野。他也親眼看到過不少學校的轉變,深信更寬的教育理念,是可以實現的;但關鍵在於嘗試、實踐,放膽走出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幾乎每一所學校,都讓他看到,教師是任何突破的主力軍,只要信任教師、依靠教師,就有成功的可能性。放開視野、敢於嘗試、信任教師,其實都是一個概念:學校領導是專業的代表,與同行的專業教師,為學生營造專業的最佳學習環境。與校長交談,會受到他的熱忱與能量所感染;但是回頭細想,他領導學校,不是靠什麼新的規章制度,也不是靠管理策略,而是憑他的赤膽真情。

以上是關於學校領導。教師呢?是他們忽然對學生的學習特別關注?是他們參加了什麼培訓班或者研討會受了啟發?是他們忽然掌握了什麼21世紀新技能?這些也許都會發生。但都不會是變化的起點!變化的起點,是他們覺得受到了信任。

信任,讓他們覺得自己也是學校的一部分,而不是一般的隨從僱員,不再擔心學校如何對待自己。信任,使他們有了空間,可以專注學生的健康成長。信任,使他們脫離了環境可能有的負面因素,因而釋出自己的正能量。就這樣,即使有陰霾,也會逐漸被掃除;一片藍天,就會逐漸出現。

除舊更新重新出發

這使筆者想起兩件事。第一件,1999年,上海在國際比較PISA獨佔鰲頭,美國各州奮起直追。

但是不少是把管控和評估教師,看成是關鍵手段;彷彿就像工廠──工人好了,產品自然好。結果,教師紛紛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業績得失,於是出現優秀教師因為學生成績不達標而被解職,也出現學區的主任與全區校長上下夥同造假,不一而足;學生成績反而下降了。說明教師關注自己還是關注學生,是學校教育成敗的關鍵。本欄曾經提過,當年筆者就對美國的朋友說:「一個城市,幾萬名教師,把他們當作只會聽命的步兵,與把他們看成是獨當一面的將軍,結果會很不一樣。」

第二件,筆者1970年代在筲箕灣辦學,開始的時候,沒有學生也沒有教師。區內的私校時有倒閉,有打算結束的學校要求「賣枱」,即接受他們的學生和教師(代支教師末期欠薪)。那幾位教師,既沒有經過師資培訓(當年不需要),也沒有多少教學經驗。但是不出幾年,迅速成為精煉的專業人士,還經常為前來訪問的同行講解示範。筆者深刻的印象是:同樣的教師,在不同的工作環境,可以有完全不一樣的表現。

文章寫到這裏,讀者會問:校長是如何找回來的?自然要追溯到校董會的努力。辦學團體是伯樂──有理念、有承擔、肯用心、肯放手,所以可以找來千里馬。不止找來了不負眾望的領導團隊,也使得校長無後顧之憂。校董會、校長、中層團隊、教師、學生(筆者沒有問及家長的訊息,抱歉!)上下同心,學校的前景就會光明而寬闊。

環顧香港的學校,在疫情籠罩之下,「停課不停學」,創出許多學校教育的新局面,往往就是印證了上面論及的各種道理。迎接新春,願香港的學校都能夠「除舊」、「更新」,再出發!迎接兔年,以上算是對讀者的春節禮物!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