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子報紙尚未面世時,普羅大眾經常在早上會先在附近的報紙攤檔購買實體報紙,然後一邊吃早餐,一邊閲讀報紙,十分寫意。隨着電子報紙誕生後,愈來愈多人喜歡使用電子工具閲讀新聞;大家購買實體報紙的意欲也日漸消退。
事實上,電子報紙既衛生又方便携帶,讀者隨時隨地都能夠閲讀報館即時更新的新聞。人們還可以按喜好快速地找到所需的新聞,接收資訊的效率更高。因此,已有不少人傾向透過電子報紙來獲取資訊。
還有,大家為了響應環保,傾向減少使用印刷紙張。期望間接地減少砍伐樹木,從而保護大自然和減慢全球暖化。於是大家更響應使用電子報紙來接收資訊,還可以用電子科技來追尋或保留自己所需要的資訊。
不過,每件事情有好亦有壞。雖然使用電子報紙確實有不少優點,但是其閲讀質量往往未如理想。電子報紙的其中一大缺點是對於讀者的專注力要求較高。
電子報紙閲讀質量難保證
讀者閲讀電子報紙時,通常需要連同網頁廣告一併瀏覽,而且部分廣告是以動畫形式或影片展示。網絡供應商還會根據用家喜好推送廣告。讀者容易被其他資訊所吸引,繼而注意力被分散。
另外,讀者也容易在閲讀途中受到其他應用程式吸引,因而中斷了閲讀。由於很多人都習慣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玩樂,拿着電子產品時容易被電子遊戲或觀看影片的愉悅感所帶領,就會在閲讀中途容易被其他程式吸引,中斷閲讀活動,讀者難以完整地吸收電子報紙的資訊。
對於有學習障礙的學童,使用電子報紙會阻礙他們的學習效能。有專業研究指出使用電子資訊時,我們的閲讀理解能力會比用實體資訊時低(Delgado et al., 2018),教育界及家長們不能忽視。
還有研究顯示通過熒光幕閲讀文字會對我們的閲讀理解能力造成較為負面的影響,例如會影響閲讀效率(Clinton, 2019)。對於有學習障礙,如自閉症譜系障礙、讀寫障礙及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學童而言,使用電子媒體閲讀文字使他們在理解報紙資訊方面面對更多困難。
曾有一些家長認為閲覽實體報紙時的油墨,會弄髒孩子的手不夠衛生,所以不容許子女接觸實體報紙。真是慨歎家長沒有擔心子女的腦袋欠缺墨水,反而為了表面的清潔而阻礙子女修讀這種社會大學的教科書,真是可惜。
網媒或降低孩子學習效能
21世紀最令教育界擔心的事,就是學童終日沉迷於電子媒體,荒廢學業;現今社會,不論是課本或日常資訊都是通過電子渠道,為了減少或推遲學童上網成癮,應及早讓他們嘗試體驗返璞歸真,閱讀實體書及報紙。
實體報紙及書本的内容往往經過專業編輯審核,内容及文筆有素質保證,對於吸收資訊及提升語文水平皆有幫助。而網絡流通的訊息缺乏監察,品質非常參差。
縱使電子報紙也有專業編輯,但讀者閱讀實體報紙可以透過觸覺,大大增強對於新聞内容的記憶,更有利回憶細節。情況有如大家通過電子貨幣付款是很方便,但是實際交出數張百元鈔票會加深我們記憶了付款的過程!
雖然有不少中學要求學生訂閱實體報紙,但我多次觀察了多間學校的後巷,都有大量完全沒有被翻閱的報紙,有如報紙墳場,真是令人慘不忍睹,教師們良好的意願沒有達成。
從小培養習慣 勿製造報紙墳場
煩請大家從現在開始引導幼兒閲讀實體報紙,這習慣從小培養才有少許轉機。家長可以先向子女提供免費報紙,讓他們在實體報紙的相片上圈出一些家長指出的主題,然後漸漸圈出他們認識的文字,從而增加他們習慣每天使用報紙這種學習工具,對將來的學習及發展有不少幫助。
小學階段的家長或教師可以引導學童每天報導一則自選新聞,我們也可以尋找一則趣聞回敬;讓他們先從閲讀篇幅較短的新聞報道開始,讓孩子慢慢培養閲讀報紙的習慣。
而中學生則需要結合電子媒體,讓他們在自己的社交渠道分享自己每周閱讀實體報紙的轉載,或許我們不能逆轉潮流,也可以增加一點閱讀實體報紙的經驗,情況有如讓年青人收聽黑膠唱片一樣,多一些生活體驗。
假若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大家更需要使用千方百計的獎勵計劃或社工及老師的專業指導,建立他們閱讀實體報紙,改善他們閱讀的意欲及效能,如伴讀計劃或每日一小段。
參考資料:
- Clinton, V. (2019). Reading from paper compared to scree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Reading, 42(2), 288-325. https://doi.org/10.1111/1467-9817.12269 .
- Delgado, P., Vargas, C., Ackerman, R., & Salmerón, L. (2018). Don’t throw away your printed books: A meta-analysis on the effects of reading media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25, 23-38. https://doi.org/10.1016/j.edurev.2018.09.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