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來到北部都會區服務,發現家長對孩子的要求跟昔日在九龍東有所不同,這就是區情丶校情。部分家長太認真了,大家都深信知識改變命運,所以要求孩子讀書、補習、考試。
9月初跟一位家長交談,家長對小一兒子的一些行為感到無奈和不理解,筆者問道:家長平時有跟孩子玩嗎?家長秒速回答:我有給他玩,每日都有30分鐘帶他到公園。筆者重申問題是「跟孩子一起玩,成為孩子的玩伴」,家長回應一個詫異的眼神。
因為這次的對話,筆者於是邀請學校教會的牧師(曾接受遊戲治療訓練)以《遊戲力教育》一書為小一、二的家長設計4節的親子讀書會。旨在讓家長從另一個角度認識創新有益的教養方式──遊戲;同時提升家長對孩子情緒的敏銳度,建立平衡的親子關係。為了使家長讀書會的效果更佳,孩子則以情緒管理為題以繪本和小遊戲,由圖書館老師和社工帶領分享,讓孩子學會如何表達和處理情緒。每次家長都有功課,實踐讀書會所得到的小點子,並要在下一節課分享感受。最後一節則親子同場,讓大家見證他們的reconnect。
筆者先分享書中三個要點:
一、愛之杯
曾接觸過兒童心理學的都知道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這跟書中所提的「愛之杯」同出一轍。簡單而言,就是讓孩子有安全感;同時,當處理孩子情緒時,需要有同理心。家長通常都想直接處理事情,而忽略了孩子的情緒,結果事倍功半。首先理解孩子的情緒,再加以疏導,不否定情緒需要出口,讓孩子知道成人對他的理解。當孩子情緒平穩,也懂得下次遇到相同情況時如何處理,孩子才真正成長。條件是:孩子知道你愛他,這個愛包括尊重。
資料來源:https://www.simplypsychology.org/maslow.html
二、連結─內省─輕推
基於安全感得到滿足,親子間有了連結。儘管因為某些事情使連結暫時中斷,也可較快地重新連結。要做到這個效果,需要基於「連結─內省─輕推」循環。當中「內省」一項,相信不多家長會有這個習慣。用教育界的術語是「反思」。沒錯,家長也要反思!反思每次跟孩子不協調的原因,反思如何當孩子嘗試新事物,反思……
要讓孩子嘗試新事物或離開安舒區(Comfort zone)達到進一步的成功,書中提出「輕推五原則」,包括:1.始終陪伴;2.速度要慢;3.經常停頓,永不放棄;4.保持在情緒臨界點上;5.始終給予情感支持。這五原則讓筆者反思教育,儘管心裏明白每個孩子都與眾不同,有自己成長的速度,教學過程中也照顧個別差異;但大部分的學校還是全級教學進度就只有一個,每到考試就是比較和排名。請問家長及教育工作者應如何是好?
三、家長不孤單
筆者不時都聽到家長(多是媽媽,因為是主要照顧者):見到人家的孩子多好,自己的孩子卻如此不堪。如果家長跟眼中小天使的主要照顧者談一談,也許是另一個故事。因家長天天時時秒秒只看着自己的孩子,所以對他的好壞都十分了解。書中建議家長要「經營屬於自己的養育團隊」,說穿一句就是找人傾訴,也學習如何傾聽。這點十分重要,家長也是人,人就會有情緒。家長的情緒無需被否認,但必須懂得處理。孩子的直覺很敏銳,也比家長想像中聰明,很容易就感受到家長的情緒,同時會被家長的情緒影響。
其實,玩的確對孩子學習有幫助,近年「學習遊戲化」這火熱的議題,本文暫不開展。筆者只分享瑞士心理學家尚·皮亞傑(Piaget, 1962)在半個世紀前已經對「玩」作研究及建議。皮亞傑認為「玩」能反應出兒童認知發展的層次,是將真實情境經驗同化到遊戲中。《遊戲、兒童發展與早期教育》一書中也指出「玩」對兒童成長3方面的作用:1.對兒童認知發展具積極意義;2.使兒童獲得獨特個性;3.能夠通過遊戲與他人建立關係。相信沒有人會反對孩子對玩有內在動機,是孩子主動參與。因此,孩子會在玩的過程得到滿足,悄悄地成長,不自覺地學習。
最後筆者用多年前一套新加坡的電影《小孩不笨》作結。電影裏其中一位媽媽的口頭禪”it is all for your own good!”(一切都是為了你好!)「鼓勵」兒子努力讀書,不讓他玩。理由就是”it is all for your own good!” 也許現在這位媽媽的兒子長大了,反思其成長過程中的缺失,當時的做法對兒子又是否真的good?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