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談起家庭關係,令我想起父子這個題目,也想起了德國漫畫家埃·奧·卜勞恩(E.O.Plauen)創作的4格漫畫──《父與子》(Vater und Sohn)。
在卜勞恩的畫筆下,洋溢着對兒子(克利斯蒂安)的疼愛與呵護:禿頭的大鬍子爸爸,童心未泯,是孩子的好玩伴;留着刺蝟頭的小兒子,調皮可愛,對爸爸既是崇拜,也擅長捉弄。他們的生活片段,令人忍俊不禁,倍感溫馨,那是一份永不消逝的純真。
1944年,卜勞恩和摯友因發表政治漫畫和反納粹言論,遭到逮捕。一個月後,他在牢房自殺,留下一封遺書。在遺書中,他承擔了所有指控,希望為朋友開脫。信中他對妻子寫道,「……我為德國而畫畫……還望你把他(克里斯蒂安)哺養成人。帶着幸福的微笑,我去了。」
如此結局,評論均寄以同情和遺憾,有篇文章如此感嘆,「卜勞恩失去了兒子,兒子也失去了父親,他們的父子情未能延續,真是人間悲劇,令人惻然。」
但凡事看兩面,從樂觀的角度來説,他們倆享受了生命中最溫馨的一段時光,避開了後來人生中無法預測的變化與難題。
父與子的難題
「無法預測的變化與難題」並非故作大言,這是父與子之間的亙古現象,貫穿着男性的一生,複雜無比。
心理學家認為,父子關係可概括為5個階段。第一是「偶像期」,父親是孩子心中的圖騰,可以孺慕崇拜;第二是「不和期」,孩子長大,自我抬頭,衝突愈烈;然後日漸成年,就會步入「進化期」,但是隱匿的競爭/戰爭依然,硝煙不散;再之後兒子年紀漸長,有了家庭兒女,就進入五味雜陳的「接受/和解期」。
到了最後,父子關係就進入第五階段──「遺產期」。這可不是指物質上的遺產,而是兒子很可能會變成「自己的父親」,分別只是在於這份遺產的優劣。在那些已經和解的父子關係中,留下來的也許是愛、敬佩、理解與包容;而在那些終其一生都未能解決的父子關係中,兒子很有可能將他與父親的關係模式再次傳遞到下一代身上,繼續輪迴。
當然,這些是概括性描述。如果父子關係一直良好,舐犢情深,那真是值得羡慕,閣下真幸運。但在現實的無數例子裏,父親最終沒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兒子也未能成功解決父子間的問題,直到父親老病逝去,留下的只有空白和遺憾。
《背影》中的陰影
說起父子,人人都會想起朱自清那篇膾炙人口的溫情散文──《背影》。「我與父親不相見已兩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這是開篇的第一句話,但極少有人解釋為何他們「不見兩年餘」,關注焦點均集中於想當然的父子情。
此文寫於1925年,朱自清時年28,因為家事及工作,與父親長期不和,衝突連連,最終徹底反目,親手寫下了「骨肉間的仇視,互以血眼相看」的詩句,不相來往兩年餘。後來,朱自清在愧悔中寫出《背影》,但父子關係仍未緩和。到了很後期,他們之間的堅冰才漸漸消融。
1945年朱父去世,終年76歲,3年後,朱自清也因病逝世。
這篇家傳戶曉的親情散文,背後依然隱藏着父子間的糾結和複雜。文章的主流解讀,不知為何不約而同地避開了這個真相。想想也對,現實如此沉重,別説中小學生,就算大人也未必能夠消化。留給孩子的,還是溫馨純粹的畫面吧。
朱自清於1948年逝世,一年後,詩人北島(趙振開)在北京出生,他們之間相隔了整整兩代,但父子關係也是跌宕起伏,一點也不容易。
他們都無法掙脫父子之間的亙古規律。
2001年北島的父親過世,他後來寫了一篇緬懷父親的散文──《父親》,筆觸細膩,令人動容,猶如一部橫跨50多年的微型家庭史。北島的父子關係,既走不出傳統規律,也逃不出心理發展的5段歷程。所不同的是,北島予以頗有宿命意味的反思和歸納,從而得到某程度上的釋懷及解脫。
下文將繼續探討北島的心路歷程,他的父子關係,也有規律,也是從偶像期開始。
父與子 2-1
延伸閱讀:〈父子關係的規律和宿命──「命裏有時終需有,命裏無時莫強求」〉
(編按:這篇文章為作者於2022年3月撰寫的〈父與子〉增訂版本。)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