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盧煜明教授周四(9月29日)獲拉斯克基金會(Lasker Foundation)頒發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Lasker-DeBakey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Award),以表揚盧教授憑藉血漿DNA診斷技術,開創無創產前診斷方法的革命性貢獻, 並為分子診斷學的發展奠下重要基石。
他表示,獲取拉斯克獎的多是自己讀書時的偶像,其中一名更是自己的恩師,所以會以謙卑的心領取這個獎項。他期望這次奪獎可以啟發年輕人,反映土生土長的科學家也可以研發影響世界的發明。
第2位以中國為研究基地的得獎者
盧教授是第5名華人獲得拉斯克獎,之前的華人得獎者分別是1962年獲獎的李卓皓教授、1972年的李敏求教授、1991年的「基因診斷之父」簡悅威教授,以及2011年的屠呦呦教授。其中,盧教授是繼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 學獎得主屠呦呦教授以外,唯一以中國為研究基地的拉斯克獎得獎者。
拉斯克獎是全球最享負盛名的生物醫學研究獎之一,超過75年歷史、獲稱美國「最高榮譽生物醫學科學獎」,表彰對認識、診斷、 治療和預防人類疾病作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至今有95位拉斯克獎得主獲頒諾貝爾獎,比例佔25%,單是過去4年諾貝爾得獎者中就有7位科學家曾獲拉斯克獎。
感恩不斷受到啟蒙 成就醫學革命
對於獲頒這個全球榮譽,盧煜明教授對拉斯克基金會表示衷心感激,又指「非常感謝科研路上每位曾給予我啟發、指導和機會的恩師,也要感謝我的研究隊伍在過去25年來與我並肩努力,透過無創檢測技術將產前檢測變得更安全和精確,幫助了全球的孕婦。」
盧教授與退休仍有一段距離,他對此表示十分幸運,在很年輕的時候便有機會接觸先進技術(PCR,即今天廣泛應用在新冠病毒檢測的技術),從而激發他對研發無創產前診斷方法的興趣,以至現在取得一番成就後,有能力繼續改進這項技術,擴大應用範圍。
由於現在許多癌症都是在中後期才被發現,他的團隊希望癌症篩查方法可以將診斷時間拉前,廣泛應用在中國以至全世界,救治更多的病人。另外,團隊又正研究如何在血液中截取更長的DNA,以便提取更多數據和資訊,改善分析方法。他指出,「這將會是無創診斷的另一次突破。」
投身創科人才將幾何級數上升
他認為,可以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現實,亦可如旅行家般在未有前人踏足的領域探索,是作為科學家的福氣。現時香港正投放了前所未有的資源來發展生物醫學,我們更擁有人類史上最好的技術,例如人類的DNA圖譜、一些很先進的排序儀器。
「我鼓勵對生物醫學有興趣的年輕人, 應把握當下創科發展的黃金機遇,透過科研成果改變和造福世界。」他認為,以目前投放的資源,以及在持續不斷吸引人才來港的話,我們將能夠與世界一流的實驗室競賽。
被問到,自己在海外念書獲得啟發的經驗,未來一代的年輕人有沒有機會在香港獲取相同經驗,然後創一番成就,他表示,當年從海外回流的其中一個原因,便是想到未來將研究成果傳承到下一代繼續下去。現時本地大學已培養了不少年輕有為的科學家,其創新診斷科技中心的趙慧君教授、陳君賜教授均是很好的例子。「隨着我們不斷教導學生,學生又有他們的學生,相信投身創科的人將會幾何級數地上升。」
研究應用碩果纍纍 無創檢測到癌症篩查
盧煜明教授發現了孕婦血漿內存有胎兒DNA,以此研發了唐氏綜合症的無創檢測方法,準確度超過99%,成功將以 DNA分析為本的無創性產前診斷技術,從科研層面應用至臨床診斷,現時已被全球60個國家廣泛採用。全球每800名新生兒中就有1名患上唐氏綜合症,此項技術讓每年數以百萬計孕婦免於接受增加流產風險的羊膜穿刺及絨毛活檢等入侵性檢測,成就了一場臨床醫學的重大革命。
孕婦體內的胎兒發育與病人體內的腫瘤生長,兩者之間有許多相似之處。近年盧教授領導的跨學科研究團隊更成功將DNA測序技術應用至癌症檢測,能非入侵性地找出癌症基因組中多種類型的改變。最近盧教授的科研團隊更成功地研發出一種能偵測數十種癌症的血液測試,並和美國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合作推出作臨床應用。
因為種種發現對全球醫學及科學界影響深遠,盧教授屢獲國際殊榮,包括獲費薩爾國王國際醫學獎、美國臨床化學協會Wallace H. Coulter講學獎、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科學突破獎,以及成為史上首名英國皇家學會生物學科「皇家獎章」華人得主。
延伸閱讀|盧煜明教授接受本社專訪:
在劍橋、牛津學醫的黃金歲月──專訪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盧煜明教授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