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藝術遇上科技──「想識‧賞析中國山水畫」展覽

一直以來,「藝術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藝術館策展的理念,亦植根於此。「展覽的目的就要將藝術作品介紹出去,讓大眾了解、欣賞……策展人就是要用深入淺出的手法、立體多元的角度去展現作品的特色。」

走進香港藝術館,踏上不同的樓層,不同的展廳中,設有不同的展覽,展覽各有主題,亦各具特色。

在四樓的展廳中,「想識‧賞析中國山水畫」展覽,比較與別不同,展出的作品不多,只有8幅山水作品,展覽之目的,在於「以藝術科技作為鑰匙,解開欣賞傳統山水畫之道,解構山水畫大師的創作秘方。」

臥遊山水、科技藝術

中國文化十分重視自然與人的關係,雲遊山水間,個人的精神境界亦隨之澄明高遠。若無法出門遠遊,親身遊覽真正山水,亦可藉着觀賞山水書畫,隨古人徜徉於山水之間,享受箇中樂趣。正如郭熙所言「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遊者,有可居者。」

中國的「山水畫」,跟西方「風景畫」不同,「風景畫」比較寫實,重視眼前所見物象;而「山水畫」則以寫意為主,並非描畫出「一時一地」的感覺,作品呈現大自然與人的融合和諧,投射出畫家個人的精神境界與理想,強調意境。

這個展覽的內容,一如其名,主要分為兩部分。「想識」部分精選8件山水藏品,來自「至樂樓」、「虛白齋」,以及藝術館的館藏,其中包括郭忠恕《避暑宮殿圖》、王紱《高梁山》、高簡《江山不盡圖》、黃賓虹《黄山圖》、文徵明《長林消夏圖》、弘仁《松巖蕭寺圖》、王原祁《擬倪黄山水》、張大千《潑彩山水》,介紹山水畫在歷史中,如何蛻變成為獨樹一幟的繪畫主題。

「到了唐代,山水畫可區分為青綠山水和水墨山水。前者重寫實,以繪形爲主,畫出彩色山水,色彩較為濃豔;後者則以寫意爲主,繪出黑白山水,講究筆墨留白,給予觀者想像的空間。」據藝術館館長(至樂樓)鄧慶燊(Sunny)介紹,8件展品可劃分為4組,對比出青綠與水墨山水之別。

接着,他指出,「20世紀的畫家,承接青綠、水墨的傳統,張大千的《潑彩山水》,有創新成分,以青綠水墨作大幅潑墨,境界淋漓盡致⋯⋯此畫是他後期成熟風格的潑彩佳作之一。」

在「賞析」部分,觀眾則可遊走於6個展區,深入探討6個欣賞和分析山水畫的重點主題。

「認識、體驗,探索、實踐」,是學習的四大元素。展覽把傳統藝術結合現代科技,運用多個大型投影和聲效動畫裝置,解構多幅珍貴的書畫藏品,為觀眾帶來嶄新的視覺和聽覺體驗,另配以多種沉浸式的互動數碼體驗,令觀眾仿如置身於山水世界,認識山水畫的特色,進而探索皴法之精妙,學習各種用筆用墨的技法,甚至有機會化身畫師,即席「揮毫」,創作出自己的作品。

《江山不盡圖》在巨型屏幕展現出來。
《江山不盡圖》在巨型屏幕展現出來。

屏幕展現的《江山不盡圖》,讓觀眾彷如置身山水世界。
屏幕展現的《江山不盡圖》,讓觀眾彷如置身山水世界。

詩意畫境、經營位置

南齊謝赫提出「畫有六法」,一曰氣韻生動,二曰骨法用筆,三曰應物象形,四曰隨類賦彩,五曰經營位置,六曰傳移摹寫。

一級助理館長(至樂樓)劉湘瀅(Nadia)指出,「是次展覽亦參照『六法』,分為6個展區,包括詩意畫境、經營位置、皴法用筆、應物象形、墨韻丹青和傳移模寫。」

開首的「詩意畫境」,藉着高簡《江山不盡圖》展現出來,此幅山水長卷氣度宏闊,描畫四時更迭的景色,且融入人物活動,具連綿不斷之氣勢。畫卷始於春日,呈現細雨綿綿、桃紅柳綠景象⋯⋯至夏季,人們納涼賞荷⋯⋯繼而是秋高氣爽,商旅翻山越嶺,運載貨物⋯⋯再往前,只見大地入冬,旅人忙於卸貨歸家,末段白雪皚皚,萬籟俱寂⋯⋯

香港藝術館曾與設計及文化工作室聯合製作動畫「至樂拾趣──中國書畫藝術欣賞」,其中包括「江山不盡」,這次展覽將這齣動畫重新製作,搬上巨型屏幕,將大自然的景像、聲音帶入展廳中,讓觀眾有如走進古代的真山真水中,欣賞畫家如何在大自然中擷取靈感,探索大自然與人在四季之間的關係。

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觀賞者可以真切感受到箇中的詩意和畫境。

至於「經營位置」,說的就是構圖,有別於西洋風景畫的單點透視法,山水畫的另一特點,就是構圖上獨特的「三遠法」,即高遠、平遠、深遠。如同攝像機航拍一樣,可以俯瞰,可以轉到山後面看,可以多角度觀察。「高遠法」就是自下向上仰視觀察;「深遠法」即自山前而深觀山後;自而「平遠法」則為近山觀察遠山。例如在《江山不盡圖》中,畫家就充份運用不同的視點,穿插使用三遠法。

山水畫特點,就是構圖上獨特的「三遠法」,即高遠、平遠、深遠。
山水畫特點,就是構圖上獨特的「三遠法」,即高遠、平遠、深遠。

展場內陳列出3部平板電腦,供觀眾使用,探索《江山不盡圖》,認識山水畫「三遠法」中3種不同的視點。

「留白」在中國山水畫的構圖中,亦非常重要,畫中常用一些空白位來表現畫面表達的水、雲霧、風等,這種技法比直接用顏色來渲染更含蓄內斂,在創作中留下相應的空白,帶來無限的可能,可提供想像、思考的空間。

皴法用筆、應物象形

「皴法」是中國畫表現技法之一,歷代的畫家都透過觀察大自然的山水景貌,嘗試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皴法,去表現不同地理環境的山石紋理和質應,以重現眼前的一山一水,達致寫實的功用。例如董源擅長以「披麻皴」繪畫江南鬆軟的丘陵土山;米芾有著名的「米點皴」,營造煙雨淒迷的景色;倪瓚多以「折帶皴」表現水岸岩石斷層⋯⋯

藝術館與其他機構合作,製作了一部電子書,介紹6種常見皴法──米點皴、斧劈皴、披麻皴、解索皴、捲雲皴和折帶皴。據Nadia說,此設計靈感來自《芥子園畫譜》。

觀眾可翻閱這本電子書,自行認識不同皴法的特點。館方亦邀請了唐錦騰教授,拍攝示範短片,加深大家對皴法用筆的了解。

電子書上呈現的「米點皴」。
電子書上呈現的「米點皴」。

此外,現場亦設有「對對碰」的電子遊戲,觀眾可利用所學,參與遊戲,從而增加學習的興趣。

場內設有「對對碰」的電子遊戲。
場內設有「對對碰」的電子遊戲。

行行重行行,走到「應物象形」區,猶如步進園林的天地,Nadia指出,「我們選取了3件作品,包括梅清《黄山圖》、黃向堅《尋親紀歷山水圖冊》,以及《江山不盡圖》中的秋天部分,將畫面模擬出來,化成實境。」

Sunny笑稱,此乃觀眾最愛的打卡位,「走進畫中,如親臨其境,帶來仿如『身在此山中』之感,既可欣賞黃山之壯麗、雲南的山水奇境,也可感受秋天所見的景像。」觀者可透過觀賞山水畫,感知畫家對自然的體悟,從中亦得到安寧自足。

走進梅清《黄山圖》,帶來「身在此山中」之感。
走進梅清《黄山圖》,帶來「身在此山中」之感。

墨韻丹青、傳移模寫

繪畫絕非自然的複製,畫家透過線條、筆墨、色彩的形式技巧,將具體的山水景象與個人的感悟合而為一,創作獨特的自然景象,再現個人的精神意境。

唐代以前,中國繪畫大多着眼於色彩的豐富濃豔:到了元代,畫家卻轉而尋求於作品中呈現寧靜致遠、淡泊出世的境界,捨棄了繁雜的設色技法,而採用純墨的表現方式。

「青綠山水」畫的主色有石青色,這種顏色來自藍銅礦,還有來自孔雀石的石綠色。在「墨韻丹青」的展場內,有珠砂、赤鐵礦、黃金石、孔雀石、藍銅礦,以及胭脂、蓼藍等天然顏料的展示和介紹,還有唐錦騰教授的示範短片。觀眾亦可透過特製的毛筆、點色碟,親嘗用墨、賦彩的滋味。

展櫃中展示珠砂、赤鐵礦、黃金石、孔雀石、藍銅礦。
展櫃中展示珠砂、赤鐵礦、黃金石、孔雀石、藍銅礦。
觀眾透過特製的毛筆、點色碟,親嘗用墨、賦彩的滋味。
觀眾透過特製的毛筆、點色碟,親嘗用墨、賦彩的滋味。

畫家在創作時,除了師法自然,亦講究技法的師承和汲取前人的精華。「摹」、「臨」、「仿」是學習古人必經之途,「摹」是把畫作複製成副本;「臨」是模仿前人的作品,從中領悟其筆墨線條和構圖等;「仿」則是進行二次創作,細味前人畫作的構圖章法、筆墨技巧後,再借助其中的元素去重組、創作。

「北宋米芾獨創米點皴,以側筆『米家點』表現濕潤多雨的江南景色;南宋馬遠擅長邊角式構圖和瀟灑的『大斧劈皴』;元代黄公望作品中常見層層堆疊的山勢和表現江南土質丘陵的『長披麻皴』;倪瓆以『折帶皴』及招牌的『一河兩岸』構圖,營造出深邃寧靜的氣氛;王蒙繁密的構圖及充滿活力的『解索皴』⋯⋯」這些都是山水畫經典的例子,也為後人的創作帶來靈感的泉源。

觀眾一路走來,山山水水,經歷了不同的階段,欣賞了多幅山水名作,仿似置身於畫家的胸中丘壑,亦認識、學習了不少繪畫的筆法技巧,終於踏進最後的展區「傳移模寫」,大家可拿起面前的畫筆,在電腦熒屏上完成個人的畫作,向古代的大師致敬。

背後的屏風上展現個人畫作。
背後的屏風上展現個人畫作。

熒屏上展現作品風格分析。
熒屏上展現作品風格分析。

為配合展覽,藝術館還製作了一份「一起走進古人筆下的山水」工作紙,觀眾可在展覽廳不同的角落,找到凹凸壓紙機,按指示將人物活動壓印在適當的位置上,完成後,就可以換取一本精美的立體書,作為獎品,欣賞《江山不盡圖》的春夏秋冬,細味四季的畫面和文字。

「一起走進古人筆下的山水」工作紙。
「一起走進古人筆下的山水」工作紙。

《江山不盡圖》立體書。
《江山不盡圖》立體書。

一直以來,「藝術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藝術館策展的理念,亦植根於此。「展覽的目的就要將藝術作品介紹出去,讓大眾了解、欣賞……策展人就是要用深入淺出的手法、立體多元的角度去展現作品的特色。」

從2010年動畫版《清明上河圖》,引來廣泛的注意,到《長林消夏圖》,以動畫介紹中國畫構圖與遊覽園林經驗的關係……是成功踏出推廣藝術教育的一步。

「智慧的長河: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展覽於亞洲博覽館。
「智慧的長河: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展覽於亞洲博覽館。

歲月匆匆而過,科技的發展,一日千里。這一趟,當藝術遇上科技,「想識‧賞析中國山水畫」展覽,重點就是教育,從這個角度去策劃展覽,是個嶄新的嘗試。

且看藝術科技這把鑰匙,如何為我們打開藝術之門,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編按:展覽已於9月14日結束,讀者可於網上重溫精選內容:https://bit.ly/3QUnrrU

馮珍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