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香港及澳洲從事幼兒教師培訓十多年,期間在澳洲營辦幼教園所亦有數年。多年來,筆者的願望是希望為孩子提供一個自然學習的環境及讓孩子發揮創意的自主學習空間。在這個屬於孩子的活動空間裏,一群3至5歲的小孩子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在老師的協助下動手動腦地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學習園地。
當建立起自己的園地後,孩子們更可互相邀請不同組別的孩子做他們的賓客,一同享受彼此建造出來的成果。以上的教育過程能讓孩子從個人的熱情出發,遁自己的興趣完成一件惠己惠人的事情,並讓孩子明白到只要憑着熱誠和努力,世界是會變得更美好的!
建立學習區角3階段
關於這個學習園地的背景資料,筆者曾於本年5月20日撰寫了〈為澳洲孩子開拓自然學習環境及更理想的活動空間〉一文作出說明。文中曾提及到筆者利用一所荒廢的小學校舍打造活動空間中心,從而為孩子提供環境教育、體育活動、家庭聯誼及長幼共融活動的場所。
這個場所位處澳洲Melbourne以東的Cockatoo區,這地方正是筆者的夢工場。要朝向夢想進發,筆者最近更跟一些非常具教育熱誠的同事提出了Concept to Creation的教育意念。這個意念的構思是在校舍內撥出不同的地方予不同組別的小孩,並鼓勵他們建立自己的學習區角,並視之為一個生活化的專案學習機會(Real-life project learning)。這次專案學習計劃的目的是讓孩子樂於學習之餘,更為其他的學生提供愉快的學習經歷。整個活動分為以下數個階段:
第一階段:構思學習空間:3-5歲幼兒到自然教育中心進行自然教育及體育活動,並就中心環境展開初步探索,並思考及討論如何建立自己感興趣的學習區角;
第二階段:建立及優化學習空間:按照第一階段的方向持續推行學習活動,並就第一階段的活動加以延伸,包括增加活動時間,增設睡覺及用膳時段。在這階段,幼兒可花更多時間建立區角及加以優化區角的環境;
第三階段:共享學習空間:按照第二階段的方向持續推行學習活動並嘗試參與其他組別的區角活動,並嘗試把自己所建立的區角與其他組別幼兒共享。同時,幼兒更可持續地建立更多的區角,讓學習環境變得更美好。
實施有關計劃時遇到的困難和挑戰
要落實這些教育意念,筆者估計會遇到不少困難和挑戰。當中包括機構的成員是否支持這些活動,而造成她們是否支持這些活動的原因是她們是否有信心帶領幼兒離開幼教園所外出活動。她們主要是擔心園所以外的環境會否存在很多不安全的因素和風險。
有見及此,筆者亦成立了一個戶外教育團隊,團隊成員將致力為幼兒教師及幼兒工作員制定風險評估報告(Risk Assessment),讓她們可以安心進行這些具潛在風險但具有教育意義的教育活動。筆者常與機構的同事分享戶外活動的Risk Assessment以外,須加入Benefit Assessment。我們相信一個教育活動為孩子帶來的潛在益處,正是鼓勵我們面對風險的最大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