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記錄談治國 國民如草君如風

作為大政治家,他必當先有高遠之理想,秉持獨持的抱負,返回群眾和組織低調篤實工作,宛如風擺物。

《尚書》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歷史文獻,相隔數千年的今天我們去重讀,文義無疑是晦澀難懂,很少人願意花時間閱讀原文。現今我們還有需要去理解《尚書》嗎?答案是肯定的。若要了解中國政治的特色,我會推介《尚書》。《尚書》是一本具權威地位的政治教科書,備受後世推崇。

中國的政治是早熟的,早期的國家雛型在夏、商、周等三朝慢慢形成,一切政治議題都在《尚書》得到清晰明確的答案:國家是如何組織與運作?君主的角色與責任是什麼?君主與百姓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所以,儘管《尚書》是一本記載上古、夏、商、周的君王和重臣進行宣示布告的講話記錄的典籍,從漢代起,這亦成為後來的統治者提供治國的重要之借鑒和依據。

換言之,《尚書》已成為中國人習以為常的集體潛意識,一直在中國人的政治觀念、思維模式及倫理道德等各方面發生潛而默化的影響。

統治者與民眾相依並存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這一句說話街知巷聞,我們細意咀嚼得與失天下的關鍵在於獲取與失去人心,這便涉及統治者與民眾兩者相依並存的關係。在中國歷史的經驗中,作為統治者要維繫政權,需要思考自己與民眾的關係,最為人熟悉的比喻是舟與水。

舟與水在《貞觀政要》中,諫官魏徵對唐太宗的君臣對話便有提及。魏徵向唐太宗說:「古語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魏徵在兩人對話當中提及的古語,翻查經典來自《後漢書》。該故事是東漢質帝將軍皇甫規向掌握大權的外戚梁冀規勸為政之道,便以舟與水比喻君與民,舟可漂浮在水上,亦可陷落於水中。

君臣比喻為舟與水,在《尚書》篇章〈君陳〉是風與草。「君陳」是周成王的大臣,也是周公的小兒子、伯禽的弟弟。周公去世之後,成王把周公主管轄的殷商遺民任務交託予君陳。成王在這裏訓示君陳如何在殷遺民聚居區執政。他闡述了對於君民關係的理論:「爾惟風,下民惟草」。

國學大師錢穆《政學私言》書影。(網絡圖片)
國學大師錢穆《政學私言》書影。(網絡圖片)

他的意思最顯淺不過,君主是風,民眾是草,草隨風動,風往哪邊吹,草就往哪邊倒。君主作為國家機器的發動機,扮演主動和積極的角色,政治最終責任在於君主一人。當天下有道時,這是君主的榮譽;相反天下無道,這是君主的恥辱。這就是中國傳統政治重要的特質。國學大師錢穆先生在〈政治家與政治風度〉將這個比喻發揮得淋漓盡致(《政學私言》)。

他說衡量政治家的基準在於政才與政績,尤重於政治「風度」。風者乃一種風力,度者則指一種格度。政治家的風度,如風吹過萬物,令萬物趨向同一個方向。換言之,政治家的精神、內心、德性和學養等內在具備特質是可以凝聚群眾向心力,絕非憑藉地位權力爭顯一時功績。由是可以團結一致,從而持續發展,達至數十年乃至數世之久。同樣,政治家施展理想的風力,應在能尊賢,以及具有理想的格度,更需能容眾。

政治家工作須兼備抱負與沉實

我們咀嚼「風與草」與「舟與水」等兩個比喻,在含意上是有差異的。誠如四川大學喻中教授指出,前者是坐而論道的哲學家,屬於探究應然性的價值問題;後者是實踐的政治家,屬於解釋實然性的事實問題。前者是指君主是良善政治的唯一推動者,民眾就應當被動地跟着君主走;後者是民眾被賦予政治上的主動,具有獨立的意志可以決定君主的命運。換言之,傳統中國的君主並非完全獨裁,任意妄為。他需要徹徹實實地考慮民眾對於他作為統治者的認受性。

最後,我認為《尚書》對於現代政治的啟示:作為大政治家,他必當先有高遠之理想,秉持獨持的抱負,返回群眾和組織低調篤實工作,宛如風擺物。在團隊工作中不見個人的才能,卻能讓團隊發揮各自的才能,自己的功業並不彰顯,卻偏偏能讓團隊成員完成任務。

原刊於《文匯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作者簡介: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甲級榮譽畢業、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博士。曾工作於香港佛教聯合會和饒宗頤文化館,現任教珠海學院佛學研究中心,擔任客座助理教授,先後在嶺南大學及中文專業進修學院任教中文、歷史科目。熱心歷史文化,積極推動社區,包括擔任香港歷史文化學會副會長及香港道教文化學會秘書長一職。同時,香港電台社區參與廣播服務計劃,先後在「喜閱香港2:香港宗教萬花筒」及「香港宗教萬花筒2:華人信仰文化」擔任策劃及主持;新城電台與都會大學合辦「自在人生大學堂」講授「世界文化遺產」和「中國歷史」;亦在佛門網、《文匯報》刊載多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