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教育前沿峰會其中一個主題就是情意學習,但是其他的主題,都不約而同會聯繫到情意學習。11月7日全部是香港的三個分論壇,陸慧英的主題演講,更是把疫情中停課之下的香港學生與學校,以數碼公民的概念,把數碼素養與情意學習融合在一起。而且也探索了學校是如何在疫情之中帶領學生開拓新境界。聽下來,不禁覺得,這裏面有一個香港故事!
像八鄉中心小學,學校不大,但是近年收了不少非華裔學生。學生來自11個國籍,非華裔學生佔了50%。非但沒有因種族差異而引起學生之間的隔閡,他們以「正向教育」的理念,反而把種族的多元,轉化為豐富的學習資源。一方面尊重各種族類本身的文化(例如在齋戒月為伊斯蘭學生提供祈禱的方便);二方面營造互相認識和欣賞他類文化的機會;三方面又引導非華裔學生認識中華文化(例如學習舞獅、毛筆字、粵曲)。在這個過程中,本地和非華裔學生,都生活在一種愉快而樂觀的環境之中。同樣的種族多元,可以引起隔閡、分歧、歧視,但是也可以變成燦爛的共融光譜。
同樣的現實,把它看成是問題,還是把它看成是資源,結果會截然不同。這也是「正向思維」、「正向教育」的根本。正向教育提倡”PERMA”,其中的P,就是Positive,是建立新目標向前走的思維,而不是斤斤計較舊框架裏現存的問題。
學生轉變 在乎發揚健康情意
愛秩序灣官立小學,在弱勢社區,有六分一學生需要特殊學習支援。他們重新調整了學校生活,認真探討學生的「全方位學習」,方向是「翻轉未來──以成功創造成功」。是一種明顯的正向思維,而且也是總體來看學生,相信學生、信任學生,讓他們有多元智能發展的空間。運用了新資源,與社區結伴,還讓學生到國外去學習,包括體驗冰川的變化,創造了一個海闊天空的學習園地。4年下來,學生的成功感、滿足感都有顯著的提高,負面情緒也大大下降。
光譜的另一端,香港資優教育學苑也作了介紹。資優學苑是一所半政府資助機構,面對的都是在知識學習方面表現資優的學生,讓他們抽離學校,作課餘的增潤學習。他們發覺,資優學生在學術、身體、情緒、社交各個方面,是「異步發展」。比如說小學的資優學生可以作高中的數學學習,但是他們的情緒還是在小學生的發展階段。社會上往往只看到他們在認知方面的資優品質,按照學業成績來把學生分等,而忽略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學生自己也因為自己的「資優」身份,容易有追求完美、情緒過敏、情緒過激等表現。資優學苑採取滲透式(在認知過程中深入情意因素)與獨立式(例如專門設計的活動培養社會承擔感)。在這個過程中,運用了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的概念,也涵蓋了對教師與家長的教育。研究證明,成效顯著。
這次會議發言的其他香港學校,也是百花齊放。明愛陳震夏中學,可以看到校長對「左腦與右腦」的互動配合,出神入化。在學校生活中,把STEM學習、情意學習、靈修文化有機地混為一體,結合社區、大學、慈善團體的貢獻,讓學生在認知學習、科技製作、社會服務(長者)各方面能看到學生在「德」與「智」都有顯著的發展。到過該校的訪者,無不為校內的勃勃生氣所感動。
學校轉變 在乎突破學術割據
會議由於時間限制,只能選取少數的學校例子。還有很多很多的令人側目的例子。另外一所這次沒有參加的慈幼會伍少梅中學。3年前幾乎要停辦,學生學業成績低下,收生不足。3年多前換了校長,去年去訪問,全校卻充滿生機。不大的校舍,變成了一個現代科技塑成的博物館。還是那些學生,卻都相當自信而活躍。這也是筆者一直的信念:學生衝破考試成績的枷鎖,建立自信,比什麼都重要。
印象深刻有三件事:一、在現代科技的實驗室,帶領我們參觀的是一座機器人,而設計者,是一名學生,在另外一所學校因為成績低下而無法立足。二、一位陪同的老師,在筆者耳邊說:「這3年的變化真是太大了!」問她:「您在這裏工作多少年了?」「10年了!」這是最真實的見證。同樣的教師,不只是同樣經歷了變化,也成為是學校變化的動力。三、走道都變成了學生作品的畫廊,有一幅竟然是學生書桌的桌面,原來是那名學生在桌面上的塗鴉,因為精采,索性取下來變成掛牆藝術品。同樣的學生、同樣的事物,採取不同的態度,就會得出不同的觀察。學生得到尊重和信任,他們就會自重與自信。這本來是簡單的道理。
也有一些比較直接的情意教育,這次會議沒有機會介紹。培僑小學的教師「關愛」體驗活動,教師一段時間互為守護天使,已經在不少學校中消化重現。胡忠中學讓學生寫出母親的優點,在家長會上使母親激動流淚,也是激動人心的情意教育。還有許多許多。
香港故事 在乎認真研究過程
這裏面我們可以悟出什麼?還需要探索。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的金偉明校長,原來是發展STEM的高手,廣為人知,這次他卻深入地探索了正向教育的理念。他的觀察,正向教育與STEM教育,是應該互相交叉滲透的。也可以說是上述許多例子的概括。也是嘗試打破學習領域門戶割據的分析性思維,而進入概括性思維;也就是本欄上周提到的「德」與「智」的融合。
天水圍循道衞理小學的蘇炳輝校長,在疫情底下,以「停課不停樂」的主題,着意在教師、家長、學生之間,建立一個以「情意支援教與學」的學習群體。關鍵是要凝聚共識;但是蘇校長更進一步,認為應該是「共建共識」。比如說,線上線下的相互關係、授課與自學的交叉、課程的簡約重組等等,都是沒有先例可循。簡單來說,是要全校上下一條心,塑造新思維。這也許是領導一所學校的最深刻的真理。可供許多學校反思。
滬江小學,校長和教師花了不少工夫,對課程進行統整,融入情意教育、價值觀教育、生命教育,而且把課內、課外、校內、野外自然界的活動交織出來。也就是說,離開了學科的傳統學術割據,而以學生的各方面的全面發展作為線索,出現了許多跨學科的學習活動。這種努力,不可小覷,可以說是「課程」理念的突破。所付出的時間和經歷,難以想像。老師沒有自滿而止步,他們還不斷建設「課程領導」,作為可持續發展的鑰匙。
滬江小學還有教師,提倡「童」行,即把自己放到與學生平等的身份,與學生共同經歷、共同感受,「童探索」、「童表達」、「童創作」。誰說這不是教育發展的前沿?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很多的例子,都是在疫情停課的情況下,煥發出來的。國外的教育到處喊苦,忙於彌補「學習虧損」(learning loss);在這時刻,香港學校的情景,而且不限於一兩所學校的情景,是否應該譜寫一個香港故事?
不是為了宣傳,而是應該把變化辨認出來,把變化的過程記錄下來,並且認真分析產生變化的種種因素,塑成一個有血有肉的故事。第一步,起碼可以讓身在其中的學校,更加認識和認定自己的方向。第二步,也可以給其他學校借鑑,認識變化的基本要素,形成香港教育的新文化,迎接社會新常態。第三步,更進一步,我們廣泛的實踐素材,可以提升出更深刻的元素,也是對國際上其他社會的一種貢獻。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