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課程必須徹底改革

世界大勢日新月異,教育亦要與時並進,這絕對無容置疑,更何況現行體制的諸多缺點,不勝枚舉,已確實為社會帶來負面影響,何不乘着大亂後,社會氣氛稍為緩和的時機,來一次大刀闊斧的除弊革新呢?

現行中小學的課程內容,乃是因着2009年推行新高中學制,而早在2000年代初即開始草擬。不過,由蘊釀至推行,都惹來不少詬病之聲。特別是經歷世紀疫情和2019年的動亂,世界局勢和香港情況都出現了大程度轉變。該是時候為中小學課程作全面檢討、改革,讓新一代的年輕人立足香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

如何為新時代培養所需人才?

首先,在宗旨上,新高中學制下,各學科皆引入諸如能力導向、主題式探究、以學生為本等理念,目的是打破過往以老師主導、學生記誦的「填鴨式」教育,其前提是資訊發達,易於尋找知識,知識相對貶值,唯有啟發學生思考,才能為新時代培養所需要的人才。

然而,在近年社會動亂中,經歷新高中教育的一輩,顯示出的卻是缺乏基礎認知,分辨不了真偽資訊,光會喊批判思考,應了孔子「思而不學則殆」的讖語。反映出現行體制內,學科知識的底層輸入與高階思維的教學比重,有必要從新釐訂。這不可能僅更動一兩科就改變得了,那是學、教、評三者通盤改造的「大手術」。

再者,在語言政策上,就更是混亂不堪。回歸以來,推行母語教學,但又極力要求發展學生的兩文三語,弄得社會普遍認為學生語言能力兩不討好的局面,最終只催生了百所以英語為教學語言的名校,幾乎壟斷了晉升大學的道路。

姑勿論在可見的未來,世界發展在東方,英語仍否立在不可撼動的地位。從現實着眼,要普遍學生通曉兩文三語,似乎不切實際:不少本地生學不好英語;大部分非華語生,因為英語與其母語同為拼音文字,故有較佳英語水平,但對截然不同的中文則一籌莫展。

受制於目前語言政策,兩者的求學之路,皆是挫敗與盡頭。當下大學學位普及,是否沒有空間讓語言能力稍遜,但其他科目成績優異的學生繼續升學呢?關鍵在於,社會想不想善用人才。要定下既合時宜又可行的語言政策,那必然是牽涉到大中小學架構的「大工程」,不可能是過去的微調能應對得了。

如何培養學生發揮自身優勢把握機遇?

另外,在設計上,新高中學制站在2000年代初流行的全球化思潮,資本主義、民主自由優於共產主義的理論,以及資訊科技將成世界主流,從而要求各學科圍繞這些範疇來規劃課程。

依今日東西方態勢的此消彼長,可知當初的假想存在很大謬誤。就育人而言,以道德觀見長的東方哲學,應該被反覆強調,令學生養成心繫家國、執中處世、包容異見的整全人格。可惜,過去一段時間,年輕人表現出來的,竟把極端放任自由視作「普世價值」。究其原因,牽涉到與傳統文化、中國文史哲相關的內容,被砍的砍、刪的刪。

往後,香港的發展必然要仰賴祖國,學生自然要對此有充分認識,並思考作為廣東省、大灣區的一員,該怎樣發揮自身優勢,方能把握機遇,為個人籌劃,為社會造福。

因此,使學生正確理解東西方文明,一國兩制,揭露歐美醜陋,闡釋中華美善,將是每一科的要務,決不是修改個別科目內容,或多開一兩門新科目,就能肩負得來。

總括而言,世界大勢日新月異,教育亦要與時並進,這絕對無容置疑,更何況現行體制的諸多缺點,不勝枚舉,已確實為社會帶來負面影響,何不乘着大亂後,社會氣氛稍為緩和的時機,來一次大刀闊斧的除弊革新呢?

而且,教育的改革由籌備至推行,再到初見成效、檢討修正,少說也要十年八載,屆時時局又可能與預想相去甚遠。新世代年輕人需要趕上國家發展的步伐,貢獻自己,教改已是迫在眉睫。

劉鴻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