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近日發表的《施政報告》提及,香港的科創發展有望媲美矽谷。《施政報告》內亦有提到在教育方面增加超過130億元的經常性開支,並計劃在創科方面投資超過1300億元,以培育人才和推動創科。但這筆巨額投資是否能為下一代培育出與創科經濟相關的技能?
當然,不是所有的創新都與科技相關,但隨着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來臨,未來的勞動力將需要學習新技能,以適應市場的轉變。在這個新時代,人類與機械相互依存,科技融合將會打破數字、物理和生物領域之間的界限,而年輕一代若依循目前的學習方式,只會面臨比以往更嚴峻的技能落差。
由香港青年協會出版,我和教育傳媒人屈家妍合著的《未來技能今天學》一書中,我們歸納出六大未來技能, 包括:全健管理、數碼技能、人生規劃、創新解難、抗逆應變、 溝通協作。這些技能對未來的工作至關重要, 因此筆者建議政府將上述技能學習納入正規課程, 政府亦應投放更多資源以發展未來教育。
融合主流課程 改善數碼鴻溝
究竟香港在未來技能的推廣上面對什麼挑戰?
首先,未來技能仍未納入正規課程之中。有見數碼經濟發展蓬勃,教育界愈來愈重視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學科發展,以拓展莘莘學子的數碼技能。然而,STEM的發展仍停留於雷聲大雨點小──即使在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只有數學是必修科目,其餘STEM學科只屬選修。儘管一些學校已開始教授關於人工智能、編碼和應用的基本概念,但這些教學都不在學校主流課程編排之內,而是一些外部課程。
此外,數碼鴻溝(digital divide)亦成為學習未來技能的第二大挑戰。疫情底下的遠程學習亦加快了數碼鴻溝的發生。香港大學研究顯示,大約10%接受調查的學生沒有大顯示屏的設備(如手提電腦),即有相關設備的學生,超過40%亦表示他們不得不與其他家庭成員共享。這些學生無法隨時使用數碼設備,大幅減少他們發展數碼技能的機會,削弱其在未來職場的競爭力。
在課堂上教授未來技能,學生需要的不僅僅是基礎設施,如電腦設備、互聯網和相關軟件等。他們還需要新的學習模式,以體驗式學習(如遊戲化和項目式學習)彌合傳統課堂教學的不足。然而,香港中小學每班平均人數高達27人,要實踐體驗式學習亦不容易。
加強軟技能教育和課程認受性
其實,未來技能不局限於技術層面,軟技能如人生規劃、全健管理和抗逆應變等同樣重要。
《施政報告》雖有提及職業和專業教育作為另類生涯規劃的重要,並承諾為不同興趣的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課程, 但單是課程多樣化並不足夠,還需要加強課程的業界認受性和關聯性。大學學位至今仍被廣泛視為投身職場最傳統的途徑。若要推動職業和專業教育,教育工作者需設計出一套符合市場實際需求的課程。否則,這些課程的畢業生仍無法找到合適的工作機會。
香港是壓力之都。根據今年香港中文大學以及香港職業碩士和指導碩士協會的一項研究,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 近1/4的香港學生報稱有與壓力相關的消化問題。如今疫情未完,未來仍有其它挑戰,政府應制定框架,鼓勵學校加強學生的全健管理和抗逆應變等技能。
雖然俗語有云「需要乃發明之母」,但「人」 才是每項發明背後的靈魂。因此,政府必須重新審視目前香港教育的體系,將未來教育融入體制之內,香港才有機會成為明日矽谷。雖然《施政報告》肯定教育在推動香港創科的重要角色,政府在未來教育的資源投放方面仍有改善空間。
筆者敦促政府及早優化課程、改善教學條件並改革政策框架,幫助香港年輕人裝備未來技能、打造香港矽谷未來。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