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兒中學時放了學總愛留在學校做功課,她說幾個同學一起溫習,氣氛特別好,她忽然瞪了眼接着跟我說:「但是,媽咪,一個男生也沒留在學校,一放學,他們的媽媽便緊張地駕車來接走。」
我在想,這年頭,原來男生的媽媽比女生的媽媽更緊張,更保護,更不放心。因為今天的女生更如狼似虎?還是今天的男生更弱不禁風?今天的媽媽更像情人一樣霸佔著兒子?
身旁的幾位媽媽,待成年人兒子都像個不害羞的撒嬌小情人,口中總愛不斷地叫兒子做「阿仔啊阿仔」,兒子也像個幾歲大的小BB一樣句句「媽咪」。
看到國家地理台記錄片報道很多不同民族的文化也會有一種男子成年儀式,把12、13歲的兒子從媽媽的影響力中奪走,要讓他通過測試證明自己男兒本色。
測試由原始的,到民族色彩的,都是要男孩證明自己已成長,由非洲的一個民族要男生跑過火燒的跑道,到另一個要他跟村中男人去打獵,到南太平洋島上的要忍痛在臉上身上紋上複雜花紋……種種儀式,是意味着男生長大了,要脫離媽媽,跟成年男人學習怎樣做個真正男人。
但我們現代社會的男人太忙碌了,兒子由嬰孩期到青年期都由媽媽獨力教養,男性榜樣在哪裡找?男生送入了大學,仍然要媽媽為他打掃宿舍,執拾房間,安排生活,洗衣服,安排一切。
一放假,留學的男生立刻跳上飛機回到香港,在家中延續了做媽媽小寶貝的世界,又變回一個小男生。父親的模範作用,根本不可能實現,因為他根本不在家,也從來也不回家,從來也沒跟兒子說多幾句話,對答只是:「成績點啊,做乜讀成咁?」
媽媽卻是永遠守護着的前世情人,望著兒子的眼神有若少女懷春,丈夫多年的冷落疏遠,在兒子身上找到了替身,於是這個替身,她緊緊地抱著不放,管他成年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