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意見認為,中文發展未來會以普通話為主,需要研究長遠以廣東話學習中文,會否令香港失去優勢。
這種優勢論,基本的立足點是:香港只是一個很小的地方,如果用相對比較少人用的廣東話來學習中文,會令香港逐漸失去優勢。
這種意見當然不乏盲點。其一是,只要用普通話來學習中文科,就能提升普通話的水平,甚而令語文優勢得以挽回;其二是,語文優勢的確立,是教育實踐一個重要和優先的目標。
尋求教育目標
其實教育目標是什麼?放在較重要位置上的,應該是訓練學童的認知能力,對事物具普遍的分析、理解和綜合的能力,能表達個人的知識和見解,解決日常生活所面對的問題。
如果希冀達到這些目標,教育過程中所用的語文應是單一的,而且應以學童日常所接觸、所採用的為佳。
香港過去的教育運作,就這目標來說,應是未盡理想的,這主要是出現在教學語言的採用上。學童由幼稚園開始,除了中文以外,要學習簡單的英文。上了小學,英文的程度日漸艱深,要求也愈來愈高。中學不少是以英文作教學語言,除了中文和中史科外,一般學科的學習都用英文。升到大學,除了中文系等少數學科以外,英文的重要性都凌駕中文。但學童不管由幼稚園開始,直至成為大學生,都是用中文(語言是廣東話)作為母語。
這種運作方式,沒有太多人覺得是問題(從一提出母語教學就被窮追猛打可知),主要是就實用的角度看。英文學得好,對升學有幫助,對就業也有幫助。求學的目標如果是為謀生,這種看法是沒錯的。這當然也算是優勢,但卻不是整全的優勢。比如說,你在學童求知慾最旺盛的時候,強逼他們去學習一種日常生活不常用的外語,甚至用這種日常生活不常用的外語來學習一般知識,其間的窒礙應是不難理解的。學習過程艱辛不用說,學科知識以至一般的解難能力都會受到影響。這造成學習的目標放在爭取考試表現上。考試成績佳,升學有保證,而且被認為是學業以至人生的成功者,脫穎而出的享受着這種光榮,不用說物質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
但這卻令社會趨向平庸化。中學生升上大學,不少已失去繼續學習(不要說研究)的興趣。大多數人沒有個人學術上的心得,也沒有發展其他技能的興趣。社會意識相當庸俗,金錢決定什麼事、哪個人成功。實用性的專業廣受吹捧,科研以至文化藝術靠邊站。這樣的社會如果甘受金錢物質的籠括,也把這看成優勢,本來沒有什麼對錯之分──你只要有「兩疊樓」在手,一定較滿腹經綸的具吸引力。
但對教育的真義還頗執着的人,對這種社會意識當會感到不是味兒,尤其是在原有的歧路上再搖旗吶喊,催促你走得更遠,你更自覺會感到抗拒。
中文科有很深層次的學問
用普通話教中文,如果單純目標是要學童多接觸普通話,把普通話學得更好,應是沒錯的。但中文科卻不是普通話科,當中有很深層次的學問,用學童不慣用的語言來吸收、思考和表達,會有很大的障礙。實踐過用普通話教中文科的學校,都知道它的困難所在,所以近年嘗試過普教中的,面對公開試的壓力,都有些遲疑。這種學習語言原本混雜(中外有英)的現象如果看作優勢,再加混雜(中外有英還加上廣外有普)也還認為是優勢,所看重的無疑只是語文優勢(其實也未必如是),而不是教育優勢。
在香港政治和經濟發展軌道上,沒有人會覺得普通話不重要,也應有不少人廣普精通(就正如中英精通)而得到很好的人生際遇。但這實在不應用教育優勢的剝奪和犧牲來遷就。
學校以外學好普通話的機會是否這樣難能,我很質疑。一個人如果有某種動機(最好是功利的動機)學好一種語言,在現代社會中應很容易找到解決方法。用三兩年時間學好一種不熟習的語言,成功的例子是不少的,最重要是有足夠的誘因。
如果想在教育層面提倡學好普通話,而不想妨害教育優勢,應考慮引進普通話成為整體的學習語言,不要拿其中一科來嘗試(何況嘗試失敗的經驗不少)。但實踐這需要的魄力和說服力,應不小於在東大嶼建造一個人工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