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看到網民對教育的一些看法,在此分享《中國歐美教育對比》: 「中國:小學累、中學苦、高中拼、大學混。玩耍的年齡被迫學習,學習的年齡只想玩耍。歐美:小學玩、中學混、高中學、大學拼。玩耍的年齡就玩耍,學習的年齡才學習。小、中、高階段中國學生一般佔優,進入大學階段,歐美學生迅速超越。太看重起點,必將失去終點!」
「太看重起點,必將失去終點」這句實在可圈可點。我教會的一對夫婦,有一子一女,都在九龍某名校就讀。聽說女兒想轉校了,落筆前特意求證──他們生活豐裕,上下課有司機接送,已經省了很多交通時間,但媽媽一聽我問到功課考試,語調即變得急促焦慮。她說女兒回家洗澡吃飯後,功課要做到晚上10:30 甚至11 時才完成,翌晨6:45 起牀,天天如是;沒有時間讀課外書,不能參與課外活動,星期天帶着樂器通街走,打工仔父母舟車勞頓,筋疲力盡。她問老師點算呀? 老師無奈說「我知呀, 無辦法」;去問校長,校長回答說「這裏每個人都如是」。我問她女兒所學的用來做什麼?媽媽直言只用來考試,有些內容她當年中二才讀。
讀傳統校 母女齊喊苦
這位姊妹,在女兒升小時已努力適應,但四年過後終要撤退,轉到國際學校。我問小兒子一起轉嗎?她說不需要,因那老牌男校有IB 課程,而且校長開明,功課不多。她嘆道公開評核試每三年一次,一年多前便準備,考完透過氣後又要開始操練。每一評核程序都是權力的表現,局方如是,校方如是,受害人是小朋友。
另一好友的女兒在另一名牌女校就讀,去年小學畢業後轉校。我問小妮子,她說開心開心開心多了。那麼開心上課,會否應付不了將來需要,考不上好大學?
上星期我收到小兒學校的周年籌款冊,詳細列明今年畢業生考進哪間大學,我仔細看過也嚇一跳,難怪說今年成績是歷年最好。
我不是得戚、示威國際學校有多好,只想說在大仔踏進漢基國際學校、老師申明功課不應多於半小時開始,便一直衝擊着我,令我重新審視教育制度。這十多年我幾乎沒有因功課和他有矛盾衝突,只有一次因為老師說他上課雲遊而拍枱,後來我也自責,因為雲遊正是他的思考方法。
誰說少功課便考不入好大學?
我估計他的同學們也是在這種功課少、活動多、不斷互動下學習;到學校提供IB 課程,我又開始了解那是什麼一回事,跟進到今年,大仔入大學,我相信自己有條件在這方面發言吧!漢基今年的IB 畢業生約150 人(據校方數字),到英國念書有24 人,包括牛津2 人、劍橋2 人、華威1人、倫敦政治經濟學院1 人、Durham 2 人、倫敦皇家學院2 人、UCL 6 人。其實牛津應有3 人入讀,其中一人是我兒子好友,但他最後卻到另一間在美國沙漠、聽也未聽過的Deep Spring 去。
以上所舉大學都排英國十名內,還未計算到美國的學生。至於香港,有7 人進了港大,1 人在中大,科大則有兩名同學。我只希望校長、家長和老師知道,學習方法不一定只有操練、考試、死記,現在有通識了,但也有人開始以考通識、鋤通識作招徠。有如換了坐廁,仍要蹲在上面。
原刊於《明報》,獲作者授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