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大陸的地理和氣候適於交通,因此人類很早就能逐段貫穿整個大陸並進行分段貿易。公元14世紀,在蒙元帝國的統治下形成了連通東亞與西歐(也包括東非海岸)的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這一複雜而龐大的交通網絡之建立,可以說是人類歷史的地理宿命。(見《財經》2016年第30期,頁86-89)。
近500年來,世界各大洲的經濟、文化、社會發展很不均衡;幾個歐洲國家的科技和社會優勢使它們非常強盛,而大多數亞洲和非洲國家處於被侵佔被剝削的地位。展望未來,歐亞非大陸上的發展必然會漸趨平衡,而重新崛起的中國將會在這個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歐亞大陸上大部分國家(以及一些非洲國家)將在互利互惠的原則下,建成促進人類進一步發展的新絲綢之路。這是歐亞大陸的歷史宿命。
西歐勃興 海權領先
大約3,500年前,地中海東部克里特島上的居民受到埃及文明和希伯來文明的雙重影響,創造了米諾斯文明。3,000年前,米諾斯文明北傳到希臘半島,成為歐洲文明的源頭。希臘文明西傳到意大利半島,形成了羅馬文明。
公元1至2世紀,羅馬帝國最為強盛,控制萊茵河以南和多瑙河以西的歐洲,以及地中海周邊地區,東達高加索。公元4世紀,羅馬帝國的首都東遷到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形成了日後的東羅馬帝國。而羅馬帝國的西部邊疆從這時起連續遭到來自亞洲的匈人(Huns)和歐洲北部的日耳曼人的侵襲與佔領。
公元476年,羅馬城陷於日耳曼「蠻族」之手,帝國秩序被摧毀,西歐因此陷入六七百年的社會混亂與文明停滯。這段時間裏,東羅馬帝國形成了使用希臘文的基督教東方正教和後世歷史學家所稱的「拜占庭文明」。
公元7世紀,伊斯蘭教興起於阿拉伯半島,在短短數十年間滅亡了文明古國埃及和波斯,也重創了東羅馬帝國。公元8世紀,阿拉伯帝國跨亞、歐、非三洲,西達大西洋,東至印度河。公元10至11世紀是阿拉伯伊斯蘭文明的黃金時代,從西班牙到阿富汗的穆斯林學者,經過200年對希臘、波斯與印度文明的學習與綜合,創造出輝煌的中世紀文明;數學、天文學、醫學舉世無雙。
11世紀,歐洲農民用新式的鐵犁進行深耕,因此糧食增產,人口激增。各地建立了以自給自足的莊園經濟為基礎,以大小封建主之間的依附關系為政治架構的社會秩序。隨着農業的發展,西歐出現了不少以商貿和手工業為主的村鎮(bourg),因此也出現了不依賴土地的市民階層(bourgeois; 一般漢譯「布爾喬亞」)。
此時,西歐人開始充滿自信與活力。在西部的伊比利亞半島(西班牙和葡萄牙),基督教政權開始了它們的再征服,逐步驅逐自8世紀以來就統治伊比利亞各地的北非穆斯林。在東部,遭到塞爾柱突厥人進逼的東羅馬皇帝向羅馬教宗求援;公元1095年,羅馬教宗烏爾班二世倡議歐洲基督教徒組成十字軍前往東方,奪回被穆斯林佔領了400多年的聖城耶路撒冷。
懷着宗教狂熱和偏見,以及對東方財富的覬覦,西歐各地大小貴族(主要是法蘭克人;包括被教會封為殉道聖人的法國國王路易第九)和不少小市民在12至13世紀組織了七次十字軍東征,佔領耶路撒冷,又在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建立了幾個拉丁王國,維持了100多年的統治。
將近200年後,十字軍逐漸失去動力,於13世紀中葉被穆斯林軍隊驅逐。恰在此時,蒙古大軍從東方來到敘利亞,曾試圖與十字軍合作打擊穆斯林,但沒有達成協議。1260年,蒙古大汗蒙哥去世,蒙古軍西征首領旭烈兀(忽必烈之弟)為參與大汗的選舉而率軍東返,只在敘利亞留下小量部隊。結果這部分蒙古軍被埃及的馬木留克(奴隸)軍剿滅,幾十年間聲勢浩大的蒙古軍銳勢盡失。
在12至13兩個世紀裏,無論是在伊比利亞半島,還是在地中海東岸的西歐人,接觸先進的阿拉伯伊斯蘭文明,於是大量翻譯阿拉伯文的數學、天文學、哲學、宗教、醫學、航海、地理學著作,也從阿拉伯文轉譯古希臘文的典籍。這可說是歐洲文藝復興的萌芽期,為停滯了多世紀的西歐社會補充文化養分。
與西歐文藝復興密切相連的是東羅馬帝國的覆亡。塞爾柱突厥人的一支奧斯曼人1299年在安那托裏亞的西北部建立公國之後迅速進入了東羅馬帝國的歐洲地區;1453年,奧斯曼人包圍並且攻佔了君士坦丁堡,羅馬帝國第195位皇帝戰死在城牆上。在這150多年裏,大批希臘人逃散到西歐各地,許多人成了西歐貴族和上層市民的家庭教師。也有許多希臘匠人進入西歐,提升了西歐的手工業水平。最重要的是,古典希臘人本主義的傳入使西歐社會得到「再生」(Renaissance;一般漢譯為「文藝復興」)。
另一方面,素來對基督教徒頗為寬容的伊斯蘭社會,在12世紀受創於十字軍後,轉變為保守,敵視「法蘭克人」(阿拉伯人對西歐人的統稱),並抗拒他們的文明;這種心態在16世紀西歐勃興之後對伊斯蘭文明的發展很是不利。
由於阿拉伯和突厥族裔的穆斯林長期阻斷歐洲人與東方的直接貿易,西歐人在文藝復興時期也開始尋找通往亞洲的新路徑。
在伊比利亞半島,獲得勝利的基督教徒一面用宗教法庭迫害穆斯林和猶太人,一面又學習阿拉伯人的科學和航海技術。葡萄牙皇室連續100年獎勵本國海員沿非洲西岸向南試探新航路;西班牙皇室則資助哥倫布從大西洋的西端找尋亞洲。法國和英國經過彼此的百年戰爭後,也開始尋求海外貿易和殖民的機會。
1492年,哥倫布到達他以為是印度的中美洲。1497年,約翰‧卡博率領英格蘭探險隊越過大西洋北部到達加拿大的東北部。1498年,達伽馬繞過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達印度西南部。1502年,哥倫布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到加勒比海,仍然相信他見到的島嶼屬於亞洲。1522年,麥哲倫率領的遠征船繞行地球一周後(麥哲倫本人在菲律賓陣亡),回到西班牙。1534年,法國探險家卡爾提葉進入加拿大的聖勞倫斯河,豎立了一個高大的十字架,聲稱這片土地是法國國王的領土。
此時,蒙古帝國早已衰落,自認是成吉思汗繼承者的帖木兒所建的大帝國也已分裂。於是歐亞大陸上陸權至上時代告一段落,海權逐漸取代了陸權,成為歐洲國家日後稱霸世界的基本條件。
工業革命 海外帝國
公元16世紀上半葉,西歐發生了三件大事。一是葡萄牙和西班牙開始大量佔據海外殖民地。二是始於意大利的文藝復興傳遍西歐各地。三是萊茵河以北日耳曼貴族統治地區的宗教改革運動。
這三個事件發生在西歐的不同地區,但彼此有相當的關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蒙古人在13、14世紀創立的交通系統,成為歐亞大陸歷史上最為便捷和安全的通道,使歐亞大陸兩端的商業、科技、思想交流都變得迅捷而方便。這個時期,東方的造紙術、印刷術和火藥在西歐開始普及,一般人的文化程度得以提高,軍事力量也大為上升。
1517年,德國教士馬丁路德在他的教堂門口貼出95條論述,抗拒和譴責羅馬教廷發行贖罪券,掀起了西歐的宗教改革運動。他鼓勵信眾閱讀《聖經》,主張個人可以直接和上帝交往,不必借助於教會認可的聖人。這項主張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本主義的體現,而它的物質基礎則是《聖經》通過紙張與印刷被許多人所擁有,不必再以人手抄在羊皮上。馬丁路德曾說,上帝對我們最大的恩寵,就是賜給我們印刷術。
由此可見,西歐的全面勃興不是一個偶發事件,而是若干因素的積聚效果。人類文明素來是通過互相學習與借鑑而發展的。16世紀西歐勃興包含着中國、阿拉伯和希臘人的智慧。
西歐的勃興可以這樣總結:作為動物界一員的人類意識到,通過自己的理性可以認識客觀世界。從對理性的重視,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開始,西歐人在自然科學和技術方面取得了飛躍;在人文和社會方面,宗教改革運動說明歐洲人已經脫離了中世紀的迷信和愚昧。
宗教改革運動中,不少新的教派主張個人不止要期盼死後的天堂,也要通過勤儉努力求得在現實世界上的美好生活。因此,大多數歐洲人既沒有摒棄對上帝的信仰,又體現了文藝復興的基本精神──人本主義。
在這一個物質逐漸豐裕的社會變革過程中,先是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繼而有荷蘭人、法國人、英國人紛紛外出探險,尋求個人的滿足和財富。西歐勃興的主要外在表現是攫取海外殖民地,而海外殖民和由之而起的海外貿易,令大量黃金白銀流入西歐。黃金和白銀在西歐大量流通刺激了更多的商業活動,貿易愈加重要。經濟學家所稱的「重商主義」於焉開始。
與此同時,西歐各國皇室眼見海外殖民地帶來的豐厚利潤,主動組織力量支持並鼓勵國民出外貿易、探險、佔據殖民地。荷蘭的東印度公司是早期的例子,之後法國和英國各自建立了特許的公司進行貿易和經營殖民地。英國的東印度公司一直是英國在印度的統治者,直到1858年維多利亞女王正式成為英屬印度的元首。這種由皇家特許公司統治海外殖民地的做法,正是因教育普及而注重法治的西歐國家採取的變通辦法:國家賦予這些公司特殊的法律地位,默許它們在海外進行本國不容許的奴隸買賣和鴉片貿易。
當貿易和商業行為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對產品數量和質量的要求必然提高,因此促使生產者改進生產方式。18世紀末,英國出現了以利用蒸汽為標誌的工業革命。接着法國、荷蘭等地也進入了工業革命階段。此前已經領先全球達兩個世紀的西歐在工業革命後,出現了殖民大帝國。
19世紀下半葉,歐洲幾個國家以不大的面積,不多的人口,統治着全世界大部分的領土和絕大多數的人口。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間的力量對比確實十分懸殊!
原刊於《財經》,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新絲綢之路──歐亞大陸的歷史宿命之一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