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育是在生活之中,教育必須和生活結合才能發生作用。那麼,不論家庭教育又或學校教育都應持守着一些相同的核心,讓孩童能夠在生活之中活出素質。
一、活出誠實
從生活細節中建立誠實。筆者記得曾在一次車廂中偶然聽到一對父女的對話,他們的內容大致是提及爸爸買了汽水與薯條給久咳未癒的女兒吃。爸爸愛女,我當然明白,但較難接受的是爸爸提點女兒回家後不要告訴媽媽她吃了這些食物,以免媽媽「責駡」。雖然此事看似非謊話,但父親這教導實在存着「隱瞞」之嫌。當時,我心中即時想到「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的道理。相信這或許只是小事一則,但在意識之中已加入刻意隱暪。成年人的身教就是孩子學習及模仿的對象,教育就是在生活中經歷與學習。
二、培育自信
孩童如何培養自信?正面鼓勵與讚賞當然重要,但隨着人的長大,擁有實際的能力,讓人值得讚賞,亦是重要一環。因此,培育或發掘孩童擁有某一些的實力,讓其肯定自我亦是重要。筆者回想自己在整個小學階段都想不到在學業成績上如何比別人優秀,但有幸五年級參加了一項課外活動卻在當年脫穎而出,取得當年13歲以下學界的冠軍。自此,筆者內裏存在着一種信念,相信自己肯努力,定可把事情做得好。同時,也漸漸產生一種心態,就是成敗其實已不再重要。我所享受的是全力以赴的過程。在成長中,能經歷自我肯定,自我鼓勵和努力嘗試,這就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力量。漸漸自信能使我勇敢面對挑戰,也為成功帶來希望。
三、樂觀的態度
教育孩童從正面觀點出發,讓樂觀成為習慣。雖然樂觀的態度不一定保證每一件事都能恰如想像中迎刃而解,但是它至少是一種能令人勇於面對困難的重要推動力。望着半杯水,有些人概嘆只有半杯水,有些人卻叫好還有半杯水。同是半杯水,不同的人卻賦予它不同的意義。還記得在筆者讀書時代已是常常有大大小小的測驗和考試出現,那時我有的同學因此而經常埋怨,導致心態上不願溫習,但同時也有默默耕耘的同學,他們總是仍能樂觀面對自己有讀書的機會。結果?樂觀成為動力,促使了成功的機會。面對困難,能以不同方式觀看事物,或許就能擴闊眼界,在生活中經歷其中的好處。
四、感恩的心
早前偶爾看到以下一句說話,令我牢記着: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生活,去看待生活中的種種。只要心懷感謝,人生就會過得幸福而充實。我認識一位朋友,在他年青時面試應徵多次,可惜也未能被公司錄用,跟他交談時,他很正面地向我分享他很感激那些公司高層的接見。他很認真看待每一次的面試,亦感恩與會者向他發出的提問,讓他從多角度思考,亦從思考中成長。據我的瞭解,因為他總是能夠在失敗的面試過程中找到學習的亮點。久而久之,經過他不斷的努力與嘗試,他最終被一間跨國公司取錄,今天他的成就亦無不因他那份遇事感恩的精神,讓他走過艱苦,從而經歷成功。
結語
其實「誠實」、「自信」、「樂觀」與「感恩」四者皆互為影響,環環相扣。教育就是生活,在生活中多去學習,多去體會,教育不只是在學校與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