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作資料整理,觀察1960、1970年代的香港藝術環境。
1960年代初的香港美術教育著重師承,黃般若、鮑少游,鄧芬,羅叔重、丁衍庸,蕭立聲,都作個別或在藝專授徒,包括麗精美院、萬國藝專、九龍美專、嶺海藝專等等。美專在教純藝術之外,也教手繪商品插圖及美術字,都是沿於商業需要。未見教授的種類還有街招、手寫大字廣告和店面廣告裝飾;其後隨着香港經濟起飛,商業美術未幾成為藝術發揮的良機。
1960年代後期,安居於香港的中國移民,正好迎上了商貿及輕工業的發展,商業美術需求殷切,亦接受進口的海外設計及其人材;石漢瑞便是一例。當時催生商業設計課程的除了中大,還有港大的校外進修部,教授的有王無邪、鍾培正、何弢、石漢瑞及陳兆堂等人。1967年「暴動」後,英國殖民政府本地化政策提倡公平競爭;新移民潮同時造就了香港的經濟起飛。回顧這段日子香港的設計美術,主要是民間自發,亦因應了經濟需求,政府並無主動的藝術教育計劃。
設計行業人才輩出
70年代初,「大一設計學院」應運而生,香港的營商環境以及設計教育者的熱誠,使首三屆平面設計的畢業生人材輩出,成了業界聲音響亮的名字。在此設計業成長的10年裏,設計師一方面接受歐美設計的新觀念,另一方面不忘汲取在香港難以獨善其身的中國藝術,將之融匯構成香港設計的特色。相比於置身文化大革命及四人幫時代的中國大陸,香港1970年代的應用藝術,的確為中國現代設計史不可或缺的一頁,協助推動了中國南方藝術改革及設計教育的發展。
70年代末、80年代初,本地設計教育課程如雨後春筍,包括香港理工學院、李惠利工業學院官立課程,但整體上依然是職業培訓的格局,缺乏學術研究及思維修養。王無邪於70年代關於三大設計構成的著作及教育觀念,風行一時,己是少數主要的理論參考。這是一個創作上蛻變的時代。政府實行自由低稅及積極不干預經濟政策,促進了工商業發展,營造了對設計藝術有利的實踐環境。平面設計配合了企業要推廣形象的時代,並以品牌等為創作的核心部份。香港設計師們明白到他們在後殖民時代要面對的文化衝擊,但同時也是機遇和挑戰。香港帶到中國南方交流的是新觀念和港式示範,連商品包裝都是有規劃性及創意的視覺傳達,並非等同於「工藝美術」。
開展純藝術探索
中大、港大的校外進修部更同時造就了純藝術的探索。由呂壽琨講學的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校外課程,旨在啟導學員以自己的心性為基礎,運用傳統與嶄新的物料和技法,建立具個人獨立風格的中國新水墨畫。其時的藝術教育文憑班,曾像雨後春筍,還有藝術組織如「視覺藝術協會」、「一畫會」、「元道畫會」等,創作氣氛自由,鼓勵跨媒體創作。有畫會主張創作要具有個人風格,尊重畫道,禁止抄襲。藝術貴乎創作,要獨立表現,尋找一己的藝術身份,以真誠求之。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