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書局,買了陳美齡寫的一本書,買書這個動作,令我覺得自己雖然年紀不小,但好奇心還是有的,可喜。
讀過了,失望?怎會﹗沒有期望,怎會失望?就由於沒有期望,反有驚喜。
一個離港旅居日本很久的人,向我們提出「40個教育提案」,她比我們還懂香港的教育?她說:「把快樂帶回給香港學生」,她比我們還愛香港學生?這兩個問題,不值得我們深思?
快速的把書讀了一遍,有一些她的觀點我個人是認同的:
學前托管者課程
陳建議設計一個課程,教導成年人如何照顧幼兒身心健康成長,這建議與我多次呼籲大家認真處理「零到三歲」兒童成長的照顧不謀而合。雙職父母把照顧幼孩的責任交托外傭,可能是港孩輸在起跑綫的成因之一,透過電視台或電台,定期播出/播放一些育兒知識,(有如烹飪節目一樣),有質素的育兒節目,造福良多。這甚至可以是年青人婚前的準備課。
改革TSA/BCA制度
陳建議小三TSA/BCA應以不同方式執行,取消均一強制參與方式,隨機挑選學校應試⋯⋯
當然,如何隨機,如何挑選,還要仔細研究,但這方向我個人認為十分正確,教育局應該利用去年及今年兩次小三TSA/BCA的研究及評核結果,研製出一個可行辦法,在未有共識前,暫緩再次推行統一的小三BCA。
檢討高中畢業標準,中學文憑試(DSE)及報讀大學的程序
陳認為本港中學把高中畢業,與大學入學試混為一談,就是中學文憑試(DSE)。由於一試定生死,她說:學生不停反問,為什麼我要做這些,到底我是什麼?為什麼我的自我價值就是由一場考試來評定?
對以上的現象,不少中學同工及家長、學生也有同感,我們強烈要求當局重新思考:課程、評核、畢業,入大學之間的關係,不再是千軍萬馬走獨木橋,而是條條大路通羅馬。不同的路也可走向成功!
建立形成共識的平台
陳說:「老師、家長、學生及政府合作,是改革成功的關鍵。教育局作任何決定前,必須聽取所有意見。」
以上正是本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願,記得在局署合併後,教育諮詢組織亦有重大改變,教育委員會這一個歷史悠久的法定諮詢架構取消了,教育統籌委員會的臃腫及失效,令人垢病,我們一群建言者,多年來極之失望,是時候改革了。
以上只是簡略地道出陳的一些建議及我個人簡單的回應。奇怪的是,陳大概用了十個月的時間,竟然可以作出四十個提案建議,而內容涵蓋面甚廣,可供參照之處亦多。在一些訪問片段中我概括地明白她是真心誠意地為香港的學生說話的。我覺得她深深明白香港學生及老師的不快樂,為他們想方設法。她提出下任局長「應打破陳規,有想像力、謙虛、能啟發別人,」要下一代多元創新,我們要先踏出這一步。最後,我也想在此向教育當局進言:
中學文憑試標準單一
我個人覺得最優先要處理的是中學文憑試的問題。
學生既是多元,成功也應有不同標準,用統一的考試決定是否畢業及能否進入大學,這個制度還要堅持下去嗎?
用統一的尺去決定什麼是成功,令大部分人都十分痛苦。舉個例,假如我們用你擁有多少金錢去決定你是否成功,由於地球上大部分的財富在少於百分之十的人的手裏,世界上絕大部分的人都是失敗者。同理,只用文憑試(DSE)成績去決定你是否成功,去決定你能否進入大學,每年製造出大量失敗者,這個社會的青年人及家長面對的壓力一定很大,怨言一定很多。為政者要立即行動,教育政策與房屋政策一定是新政府的兩大重點,由期望到終於失望而產生的矛盾,若不舒緩,香港人便不能再快樂起來。
最後,我想說說,應否邀請陳美齡出任香港教育局長?其實這個問題,很多人說了(包括:王永平、雷鼎鳴等, 註1),但若你愛護陳美齡,反應該勸她若真的得到邀請,絕不要接受,為什麼?香港正正是一個最擅長折騰精英的地方,她值得為我們的下一代作出這麼大的犧牲?而我們沒有其他人為此挺身而出?
幸運的是,最近她也表示會在政府架構外進言,記得聯合國國際顧問團(註2)來港為教育把脈嗎?近代香港的教育政策,由那時開始建立起來。或許,陳美齡已擔當了一個角色;或許,有其他愛香港的外界人士,也可效法,那是另一個國際教育顧問團。
註一:五月二日王永平在蘋果日報說:「⋯⋯建議林鄭不妨大膽起用。」
五月五日雷鼎鳴在晴報大概認為陳符合幾個應考慮的條件,包括空降身份,過去有重大成就,擁有道德勇氣。
註二:呂衛倫在1982年發表稱之為「呂衛倫報告書(Llewellyn Report) 的「香港教育透視:國際顧問團報告書」,內容對香港的教育政策起深遠影響,促成教育統籌委員會在1984年成立,及港府在1980年代中期逐漸鼓勵學校推行母語教學。